真金白银正加速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深入江苏、广东等地采访调研,从当地财政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了解到,多地持续将科技创新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创新运用多种财政政策工具支持产业升级,撬动更多社会资本,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动能。
科创领域投入持续加大
走进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又称“东江实验室”),一块“世界上最黑的材料”吸引了众人目光。用手电筒照射表面,光线仿佛被吸走般不见踪影。
“这是团队研制的核孔膜超黑材料,反射率最低可达0.01%,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应用于隐身、空间探测等领域。”东江实验室副研究员陈永辉说。
先进科研成果的诞生离不开资金保障。东江实验室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玥说,2020至2022年启动建设期,惠州市财政累计投入建设经费12亿元。“相当于实验室建设99%的资金都由财政投入,这让我们很感动。”他补充道,2024至2026年,预计省市财政还将继续保持有力资金投入,保障实验室建设及可持续发展。
财政政策作为“看得见的手”,是支持科技创新和发展生产力的制度保障。广东省财政厅副厅长胡建斌介绍,今年省财政安排100亿元科技专项资金,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关键环节、重点项目,创新资金使用、分配和管理。
在同样作为制造业大省的江苏,一连串数字也折射出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江苏省财政厅负责人介绍,2021年至2023年,全省和省本级财政安排科学技术支出年均增幅分别为6.3%、8.5%,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幅1.2和3.4个百分点;2024年省本级财政安排科技支出增长9.8%,保持了较高增长。
多种政策工具精准发力产业升级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离不开产业转型升级。记者观察到,聚焦设备更新、智能化改造等产业升级关键环节,国债、贴息等多种财政政策工具正精准发力。
“看,机器人在生产机器人!”在位于江苏南京的埃斯顿自动化装配车间,一台台机械臂正有序装配部件。经过自动化组装,每天有150台机器人从这里下线。作为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埃斯顿在中国工业机器人自主化品牌中的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居领先地位,产品自主化率达到90%以上。
“相比起原先的人工装配方式,升级后的机器人装配产线将装配时间由原来的40至50分钟缩短到15分钟,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车间制造中心经理孙建忠说。
在这背后,财政资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动化智能化的产线投入非常大,近十年来企业获得多项国家、省市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如果没有财政支持,这样的精细化制造将很难达成。”埃斯顿执行总裁周爱林告诉记者,得益于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新”项目,近期公司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主要用于研发检测设备和生产设备更新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水平。
此外,江苏省财政加大对创新载体建设、智改数转网联、产业转型升级、其他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等四类设备贷款贴息以及“设备担”担保费补贴等财政资金预拨力度,新增预拨1.96亿元,累计预拨资金已达5.75亿元。“贴息政策使实际贷款利率从3.85%降到1.5%左右。截至10月10日,已引导合作银行向1863个企业(项目)发放各类贷款385亿元,有力推动设备更新和产业升级。”江苏省财政厅负责人说。(下转第二版)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