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零售遇上人工智能

2025-05-17 10:22 来源:工人日报

  引入智能排班、人工智能视觉远程巡店等技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利用人工智能对菜品打标签,实现智能推荐;推出人工智能订餐服务,通过记住用户偏好实现个性化服务;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库存管理,结合算法和数据提高订货准确率,降低库存成本…… 

  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零售业也积极拥抱人工智能,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实现自身数智化转型,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购物体验,推动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5月8日,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主办的首届CCFA全零售AI火花大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名誉会长裴亮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对零售业的赋能和影响尚处于初始阶段,众多头部企业正积极探索基于行业数据和知识的智能体和小模型,成果值得期待。未来,零售企业应继续探索人工智能应用的更多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突破与发展。 

  更多创新机遇 

  5月8日,在CCFA新消费论坛——2025中国超市大会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立平教授指出,建立新型零供关系是零售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零供关系将从博弈转向战略同盟,共同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中间流通环节是零售业能够与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自动驾驶等紧密结合的领域,未来将有巨大发展潜力。他呼吁零售行业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流通领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为零售业带来更多创新机遇。 

  “人工智能技术将对零售行业产生深远影响。”腾讯智慧零售垂直行业总经理何迪表示, 人工智能将零售业数字化进程划分为信息化、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化3个阶段,其中人工智能化阶段将实现全员数字化,提升一线员工生产力。零售企业应重视人工智能购物助手和人工智能工具的应用,通过分阶段推进人工智能落地,让一线员工直接使用人工智能,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裴亮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是零售科技应用进化的必然环节,过往的信息化、数字化积累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奠定了数据和知识基础。目前来讲,零售企业导入人工智能工具应聚焦解决行业难题和企业当下紧迫问题,利用人工智能在零售行业的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把握顾客需求,实现采购选品、销售预测及供应链效率的优化。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王小毅表示,人工智能在零售业中的应用远不止生成文本或图像,其最大价值在于精准分析销售波动,帮助零售商作出更明智的决策。零售业要更多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提升供应链效率和用户体验。 

  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零售行业已将多种人工智能应用产品落地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环节中。 

  多点数智创始人张文中表示,前几年,多点数智便开始摸索人工智能在零售行业的实际应用,并陆续研发推出了包括人工智能智能防损、人工智能智能选品、人工智能智能补货、人工智能智能出清、人工智能智能导购、人工智能智能客服、人工智能智能巡检,打造起了零售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生态。 

  “我们的多款人工智能产品均在超市门店实际运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我们的人工智能智能出清系统解决了连锁零售商超的生鲜商品因无法做到实时出清,而带来的大量生鲜商品损耗,为某家超市企业每年增加了上百万元的利润;人工智能智能补货,通过自动分析商品销售波动,计算动态安全库存,可降低门店缺货率。”张文中说。 

  金山办公企业服务总经理贾雨飞表示,在实践中,金山办公通过数据沉淀、治理和与人工智能结合,实现了知识检索、文档生成、数据分析等多种应用场景。例如,在零售行业,可帮助企业分析用户评价、提升客服服务水平、辅助业务决策等,同时提供多重价值回归,降低企业软件授权成本。 

  华润万家副总经理李敬尧表示,在实践中,该企业通过重塑流程、组织和系统,三位一体推进数字化转型。在消费者洞察方面,整合内外部数据,利用 DeepSeek 等技术精准了解商圈内消费者需求;在商品管理上,打造商品汰换模型,实现精细化成本核算;在场域优化方面,引入智能排班、灵活用工和人工智能视觉远程巡店等技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提升服务质量 

  一些零售企业利用人工智能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效率,还有一些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提升服务质量 。 

  海底捞信息科技部副部长杨炫之告诉记者,海底捞在人工智能应用探索中,从最初将其视为辅助性工具,逐步发展到利用大小模型结合解决业务痛点,明确人工智能在不同业务阶段的赋能作用。在提升客户体验方面,海底捞推出人工智能订餐服务,通过记住用户偏好实现个性化服务;利用人工智能对菜品打标签,实现智能推荐;设置账单答疑功能,提升便捷性。 

  居然智家首席技术官孙兵表示,该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提升了设计产品的易用性、实现了租车业务的动态规划,同时还可以预测家居行业消费者的购物行为等。 

  绝味食品首席数智增长官谌鹏飞表示,绝味围绕消费者快乐解压的需求,以 “鸭场解压” 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智能体应用实践。例如,推出人工智能点餐智能体 “绝味小火鸭”,提供从产品价值到情绪价值的服务。(记者 杨召奎)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