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蚌埠实践

2025-02-14 07:29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安徽蚌埠市坚持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攻方向,持续深化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千兆城市”,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率达64.3%,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新兴产业聚链成群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路径。

  走进位于蚌埠高新区的国显科技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的屏幕让人眼前一亮,这里实时显示着智能工厂生产线200多台核心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一旦出现故障,通过5G网络可实现毫秒级反馈。

  该公司数字化管理部经理蒋巍表示,进行数字化转型之初,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多达十几套,分散且难以互联互通。蚌埠高新区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助企业对接第三方专业数字化平台,让企业数字化转型得以成功实现。

  如今,通过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的凯盛AGM工业互联网平台,国显科技建成了5G全连接工厂,实现多网络、跨设备、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全面开展5G在工业生产各环节的创新应用,人均产能提升了145%,产品研发周期降低了42%,库存周转天数减少了30%,有效推动了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发展,并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

  国显科技所属的新型显示产业的转型升级,是近年来蚌埠聚力推动六大新兴主导产业和六大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缩影。过去的2024年,蚌埠产业能级不断攀升,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生物化工、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10个,开工83个、入库71个、投产57个、入规62个,分别实现产值109亿元、125亿元、70亿元、400亿元、200亿元,商业航天产业园基本建成,新签约落地项目8个,在建项目5个,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获安徽省政府督查激励。

  数字化赋能企业提速提效

  “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地方发展和企业生存的‘必修课’。”蚌埠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在蚌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这样的传统产业,也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了新的跃升。

  在特步(安徽)服装智能工厂,从裁片到成衣下线最快只需要18秒。“黑灯”配套车间、衣服坐“高铁”、智能分拣、机械臂码垛……走进位于蚌埠市淮上区的特步(安徽)有限公司,“科技感”扑面而来。特步自主研发的柔性快反解决方案“无界”正式上线,实现服装生产的所有工序100%数字化,产线突破品类限制,衣服生产加“数”跑,整体生产效率提升近20%。

  落户蚌埠的十年间,特步(安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集运动鞋、服、物流和上下游配套一体的大型体育用品制造基地。特步智能工厂也成为传统行业“智”造产品力转型的标杆。

  无独有偶,聚焦示范应用,蚌埠正通过数字化转型典型培育,让越来越多的企业驾“数”腾飞、提速发展:将丰原集团在聚乳酸产品上的优势进行整合赋能,打通聚乳酸生产制造、产品转化、市场开拓、产业发展全价值链,建成丰原生物基材料行业型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徽万航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5G+智慧工厂”项目,将5G专网与工厂内网融合,实现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对接,建立统一的工厂云和智慧工厂管理平台;坚持多向发力,深化行业布局,“甜啦啦”的数字化改造通过对关键环节进行5G数据采集监控,实现生产绩效可视化、生产计划精细化、生产执行精益化、数据决策智能化……

  动能活力持续释放

  一批制造业企业成功转型,一个个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在蚌埠,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正持续走向深入,而一个个智能工厂的背后,是蚌埠抢抓机遇、加强布局的努力。

  近年来,蚌埠坚持高位推动,成立数字化转型专班,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支持;坚持网络先行,加快推动5G基础设施建设,提升5G应用场景覆盖范围,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打下坚实网络基础;坚持数实融合,积极推进“数智园区”建设,开展数字化转型进园区系列活动,加强企业数字化诊断,打造淮上区、市高新区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让蚌埠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焕发了新生机。2024年,蚌埠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创2019年以来最高水平;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0家,其中项目入规65家、创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中草香料在北交所上市,全市上市企业达到10家、排名全省第6位。

  成功下线世界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技术国际领先;成功下线安徽首片高端汽车玻璃,填补了安徽本土汽车玻璃生产的空白……岁末年初,随着一个又一个好消息接踵而来,新的一年蚌埠产业创新正蓄势待发。

  今年,蚌埠市政府工作报告在谋划新一年的工作时,专门将“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列出,提出要“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布局6G高速光网等设施,新建5G基站1500个以上”“加快建设蚌埠移动云数据中心,试运行工业大脑(一期)”“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00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技改投资增长10%”“积极争取‘5G+工业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加快新材料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推动凯盛AGM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新打造应用场景82个、覆盖企业数增长20%”。

  如今的蚌埠,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不断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使制造业的根基越来越“实”。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