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民王先生(化姓)因在家中不当拔罐引发高位截瘫的事件,令人警醒。据了解,王先生长期受腰背疼痛困扰,自认为是体内湿气所致,便自行购买火罐。他让孙女帮忙连续两天拔罐,且每次时长均超过一小时。后突发不适送医最终确诊为脊髓损伤。
拔火罐作为传统中医疗法,因操作相对简便、对部分病症有缓解效果,深受大众青睐,但不当操作为何会引发如此严重后果?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治中医师连晓阳解释,正常拔罐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一旦超时,就可能引发多种风险,尤其在颈椎这类特殊部位拔罐时,长时间的负压会导致颈椎缺血。
连晓阳分析,王先生之所以会因拔罐引发脊髓损伤,不排除他有颈椎间盘突出问题,只是平时没有明显症状,而长时间拔罐产生的持续负压,恰好成为“诱因”,促使突出的椎间盘进一步压迫脊髓,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他提到,拔罐时间过长还会带来一系列其他健康问题,比如长时间负压会导致皮肤组织受损,形成水泡,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皮肤修复能力较弱,这类水泡难以自行处理,若护理不当还可能引发感染,必须及时就医。
其次,负压持续作用于肌肉,可能导致局部肌肉过度紧张,进而引发痉挛,不仅无法缓解原有疼痛,还可能加重颈部、腰背等部位的不适感。再者,拔罐后皮肤毛孔处于张开状态,此时若不注意保暖,立即进入空调房或洗冷水澡,风寒湿邪易侵入体内,可能引发感冒、发烧等症状。“部分人颈部有血管斑块,长时间拔罐可能成为诱因,增加斑块脱落风险,严重时甚至引发脑梗。”他提醒。
连晓阳建议,在颈椎、颈动脉、腹主动脉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或者是皮肤薄弱、骨骼突出的部位进行拔罐,应当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操作。连晓阳提醒:“家庭拔罐并非不可行,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合理控制时间与部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