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伙每天盘腿打游戏超过10个小时,突发胸闷胸痛险些丧命;女子坐飞机12个小时没动诱发肺栓塞;五旬老汉乘坐15小时火车未动,左腿肿得老高,喘气也困难……层出不穷的新闻背后,凶手正是血栓。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如何更好地应对血栓的威胁?
血栓一旦形成就会威胁生命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主任医师张晓丽介绍,血栓性疾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且血栓一旦形成,会减缓或阻断正常血流,甚至脱落移行至其他器官,严重威胁生命。
血栓形成有三个要素,首先就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损伤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其次,血液凝固性增加也会形成血栓,而恶性肿瘤、孕期、激素治疗、血液浓缩、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增多、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等因素都会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加。最后一种就是血流状态改变,比如久病卧床、房颤、静脉阻塞、肥胖或怀孕、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等,都会导致血流缓慢,从而为血栓形成提供了条件。
有些“栓”发生得没有征兆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胡志鹏介绍,对于静脉血栓来说,发生时往往没有征兆,一旦出现症状,则提示已经发生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下肢深静脉是比较容易发生血栓的部位。另外一个常见的疾病就是肺栓塞,临床中60%以上的肺栓塞是因为深静脉血栓随着血流游走到肺血管,实际上这是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
动脉血栓形成多见于冠状动脉、脑动脉、肠系膜动脉和肢体动脉,及时的血管再灌注治疗可以挽救相应器官,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其主要特征为心绞痛、腹痛、肢体疼痛等局部剧烈疼痛。
注意这几个血栓预警信号
血栓高危人群包括长时间制动、久坐、久卧不动者;手术或骨折创伤者;年龄大于60岁者;吸烟人群;有家族血栓病史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代谢综合征者;不健康饮食,长时间摄入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人群;怀孕、分娩、动过手术的人群;恶性肿瘤患者;心脏或者呼吸衰竭人群;肾病综合征人群;静脉曲张人群。
在血栓逐渐阻塞血管的过程中,身体会悄悄发出警告。言语不清、流口水、吃饭拿不住筷子等症状,可能是脑梗死前兆,多出现在中老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可能引起腿疼、跛行、脚发凉等;如果锁骨下动脉堵塞,会出现手凉、冬天手发紫、手没劲等。当不明原因胸痛、胸闷,可能是血栓在冠状动脉中作祟。(摘自《山西晚报》《银川晚报》)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