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心病”别忽视

2024-10-11 14:58 来源:今晚报

  今晚报讯(记者刘波)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在我们身边,不少老年人悄悄地被焦虑、抑郁等一系列精神障碍所困扰,但是他们却常常忽视这些问题,任由这些精神障碍发展,从而严重地影响了生活质量。老年群体常见的精神障碍都有哪些?生活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如何能够尽量远离精神障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呢?

  天津市安定医院老年科主任、主任医师孙达亮介绍,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造成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的紊乱或异常。精神障碍有很多种,包括但不限于睡眠障碍、焦虑障碍、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神经认知障碍、物质使用障碍等。精神障碍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疗法、社会支持和康复服务等。重要的是,精神障碍是可以治疗的,许多患者在接受适当的治疗后能够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睡眠障碍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其中失眠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比如入睡困难、夜间觉醒次数增多、早醒等。很多老年人认为自己睡得少是自然衰老的一部分,是正常的。科学研究表明,老年人睡得少,很可能并非仅仅是年龄增长的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潜在的健康预警信号,甚至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先兆。长期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决策能力和反应速度等。这不仅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睡眠不足与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睡眠不足会干扰体内激素平衡,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充足的睡眠是免疫系统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老年人若长期睡眠不足,会削弱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身体抵抗力,从而更容易受到感染或疾病的侵袭。睡眠不足还会加剧老年人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障碍。老年人睡得少,可能与睡眠障碍性疾病、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有关。当出现睡眠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就诊,找出病因,对于已确诊的睡眠障碍性疾病或慢性疾病,应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睡眠的潜在问题。

  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在老年群体中也比较常见。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心境障碍,其特征是持续的悲伤感和对活动的兴趣或愉悦感下降。除了情绪低落,抑郁症患者还可能会体验到多种症状,包括但不限于焦虑、思维迟缓、认知症状、自责自罪、自杀念头、精神运动性改变,以及躯体症状如睡眠障碍、食欲改变、体重变化、疲劳和性功能障碍等。焦虑症会有持续的、过度的担忧和焦虑,易怒、紧张或不安,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做决定等,还会有心悸、心跳加速、颤抖或摇晃等躯体症状。当然,抑郁症和焦虑症都是可以治疗的,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结合,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需要提示的是,家庭在老年人心理健康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家人应帮助老年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他们参与社交活动、保持学习与思考,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多倾听老年人的心声、了解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必要时帮助其寻求专业治疗。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