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小汪(化姓)与好友相约在阳澄湖边踏青赏花。晚上回家后发现脸上、脖子和手臂等暴露部位出现了红斑、风团,瘙痒无比。感觉瘙痒越来越严重,她便立即赶往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晶晶询问病史得知,小汪从小就是过敏体质,对花粉、尘螨等多种空气中的过敏原过敏。问诊过程中,小汪表示,这次外出游玩,并没有特别去做一些防护措施,也没有佩戴好口罩。最终,李晶晶诊断,小汪得了荨麻疹,随后给小汪配了口服的抗过敏药物和外用的炉甘石洗剂止痒,并嘱咐外出时一定要戴好口罩、帽子等,避免花粉吸入或接触到皮肤再度引起过敏反应。用药三天后,小汪的皮疹基本消退。
清明小长假即将来临,是出游踏青的好时机,但也是皮肤问题的高发期。对此,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吴敏智主任医师提醒,外出游玩要注意防止过敏,“过敏体质的人群要尽量避免接触花粉、柳絮等过敏原。外出时佩戴口罩、帽子、眼镜,穿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此外,避免食用光感性食物,如灰菜、紫云英、无花果等,以防诱发光敏性皮炎。”容易过敏的人群外出回家后,要立即用温水清洁面部和暴露部位的皮肤,减少过敏原在皮肤上的停留时间。存放很久的衣物再次穿着前,要进行清洗,避免接触尘螨等过敏原。
一旦出现过敏,该如何应急处置呢?吴敏智介绍,如果外出后面部出现瘙痒性红斑丘疹,可以用纯净水冷敷或者医用冷敷贴镇定肌肤,口服氯雷他定或者西替利嗪等抗过敏药物,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软膏,“一旦发现症状持续加重,没有缓解的趋势,则需要及时就医。”
清明时节紫外线强度逐渐增强,防晒同样必不可少。吴敏智表示,大家外出时一定要涂抹防晒霜,“选择SPF值高于30、PA值高的防晒产品,并每2小时补涂一次。同时,戴上遮阳帽、太阳镜,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阳光最强烈的时段外出。”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於苏云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