攥指成拳强产业 优质优价富农家

2025-11-26 08:19 来源:农民日报

江汉平原的秋风吹过金色稻田,收割机轰鸣声中,湖北稻米产业迎来了历史性突破——江汉大米品牌销售额突破10亿元大关。

“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江汉大米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湖北恒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祥章这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无数湖北稻米产业从业者的共同心声。

如今,这一愿望正加速变为现实。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至9月,30家企业共销售江汉大米产品22027.19万斤,销售额达10.59亿元,其中5至9月连续5个月销售额稳定在1亿元以上。

创建品牌: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

在2024年3月前,湖北大米产业还处于“有品质无品牌”的阶段。众多米企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合力。随着2024年3月湖北正式发布江汉大米省级区域公用品牌,这一局面开始改变。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易俊东表示,江汉平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优质大米,2024年公用品牌建立后,产业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的转变。

这一转变带来的效果立竿见影。

坚持标准扩群增量,2024年底将核心企业由10家扩大到20家,支持10家后备企业加入销售,定期进行质量抽检,每月对企业江汉大米销量、占其总销量的比重、增幅进行排名分析,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激发企业销售动力。

今年1至7月,30家核心及后备企业共销售江汉大米15716.9万斤,销售额为74896.4万元。前三季度总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大关,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营销创新: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心头

江汉大米的崛起不仅源于品质,更在于创新的营销策略。

从风驰电掣的高铁车厢到星光闪耀的影院大屏,从寻常百姓家门口的楼宇电梯到抖音直播间里的喧嚣画面,江汉大米品牌形象随处可见。

全域宣传矩阵的构建,让江汉大米实现了从产品营销到品牌塑造的跨越。

7月24日,江汉大米品牌专列正式驰骋于京广、京港高铁等黄金线路,成为一张流动的“鱼米之乡名片”。

今年暑期,江汉大米的宣传片首次亮相全国多地主流电影院线暑期档,成为万千家庭观影体验中的一道清新风景。

在线上,江汉大米积极布局电商平台,进驻天猫、京东等平台。

在线下,江汉大米已覆盖全国2000余家商超,与多家餐饮、企业、学校建立直供合作,直接触达消费者超50万人次。

品质保障:从沃土良种到不落地加工

品牌声量的崛起,离不开品质的支撑。

江汉平原,这片由长江母亲河滋养的沃土,平均海拔仅27米左右,光热水资源丰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为优质水稻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摇篮”。

好米源于好种、好田。

湖北聚焦“长粒、优质、好吃”目标,遴选出“鄂中5号”等6个江汉大米主导品种进行推广种植,建立统一的品牌体系,严把源头质量关,实现“一袋一码”溯源防伪。湖北省粮食局与农业农村厅建立“双牵头”机制,统筹农业支持政策、粮食产业政策共同支持优质稻米产业链建设,在粮食收购方面,引导收储企业优粮优购,对“鄂香2号”等江汉大米指定品种优质优价收购。在粮食仓储方面,加大低温、准低温仓房改造,让江汉大米住上空调房,实现优粮优储。在项目资金方面,除利用好稻米产业链资金外,统筹粮食流通资金重点支持江汉大米企业进行智能化生产线改造。据悉,山姆、华润、永旺、朴朴超市正陆续引进江汉大米,江汉大米影响力逐渐扩大,跻身南方大米领导品牌。

2025年,全省江汉大米核心基地种植面积达96.1万亩,较去年增加125%。

在加工环节,从收割到成品,稻谷全程不落地,机械化、自动化是品质稳定的关键。在位于黄梅县的湖北康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稻谷经清理去石、垄谷、谷糙分离、多级碾磨抛光、色选等十余道精密工序,蜕变为晶莹剔透的大米。湖北康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姚赟介绍,企业始终立足大米加工主导产业,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保证粮食品质,每一粒大米都凝结了企业的匠心和智慧。

产业共赢:从粤厨青睐到订单增收

江汉大米品牌的成功,不仅带来了销售业绩的增长,更创造了多方共赢的局面。

湖北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先后走进广东广州、四川成都、重庆等地,粮油购销签约47亿元。通过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实现粮油交易29亿元。采用“请进来”的方式,举办江汉大米荆州、宜昌专场推介活动。

令人欣喜的是,江汉大米赢得了对食材极为挑剔的广东餐饮行业的认可。今年6月中旬,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携知名粤厨团深入湖北省,对江汉大米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进行深度考察。考察结果令见多识广的粤厨频频点赞,并当场签下高达10亿元的年度框架采购协议。广州市五星级酒店总厨交流协会会长谭国辉赞叹:“这才是让消费者放心的安全大米!”

订单多了,农户种得更舒心了。在监利市金草帽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祖清于国庆期间已经收了7000亩约800万斤稻谷。他高兴地说:“新米就要上市,趁着江汉大米品牌热度卖个好价钱。”在监利市,江汉大米种植基地收购价每斤达1.4元,比普通稻谷每斤高出0.2元。这看似不大的差价,对于种植户来说却意味着实实在在的收益增加。

在监利市尚禾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欧阳斌看着满仓的稻谷,信心满满:“今年种了好米不愁卖,又是一个丰收年!”他的合作社建有6000亩江汉大米核心基地,全部选用优质稻良种和田间管理良法配套。

“水润荆楚,江米如珠。”这不仅是江汉大米的品牌印记,更是湖北粮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丽)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