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餐桌杀手”不做“菇勇者”

2024-10-22 06:36 来源:长沙晚报

  金秋时节正是野生蘑菇疯狂生长的季节,长沙疾控提醒:

  警惕“餐桌杀手”不做“菇勇者”|“一周健康”专栏

  长沙晚报10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马迪辉)金秋时节,正是野生蘑菇疯狂生长的季节。长沙人喜用各种菌类调汤、烧肉,这既是美食的机遇,也存在致命的陷阱。毒蘑菇中毒是目前食物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长沙有哪些常见的毒蘑菇种类、其中毒症状有哪些、如何防止?长沙市疾控中心近日发布提醒。

  目前,长沙常见的毒蘑菇种类、发生中毒的症状包括:

  急性肝损害型。可分为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和恢复期等6个时期。通常在误食后6至72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肝大、肝痛、黄疸、转氨酶明显升高。毒蘑菇主要为灰花纹鹅膏、假淡红鹅膏和条盖盔孢伞等。

  急性肾衰竭型。中毒后有8至12小时的潜伏期,从误食到肝肾损害一般是1至4天,转氨酶约为正常上限的15倍,反映肝功能中度受损,肾功能损害的表现为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毒蘑菇主要为假褐云斑鹅膏、异味鹅膏和欧式鹅膏等。

  胃肠炎型。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伴有头痛头晕、全身乏力,严重者会出现吐血、脱水、电解质紊乱、昏迷,甚至因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毒蘑菇主要为大青褶伞、日本红菇和部分牛肝菌等。

  神经精神型。中毒症状一般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在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内发病。毒蘑菇主要为白霜杯伞、近江粉褶蕈、苏梅岛裸盖菇等。

  横纹肌溶解型。发病时间最短的为10分钟,大多在1小时内出现症状。开始时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现象,并有乏力感,24小时后出现全身乏力、肌肉痉挛性疼痛等,还有明显的腰背痛、肌肉酸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血尿或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尿液。毒蘑菇主要为亚稀褶红菇等。 

  如何防止毒蘑菇中毒?长沙市疾控中心提醒大家注意以下方面:

  不自行采摘。无论是在自家园子、山林、公共草地还是其他野外环境发现的野生蘑菇,都不要轻易食用。

  不迷信“民间鉴毒偏方”。蘑菇的颜色、形状、生长环境等传统辨识方法并不可靠,不要相信民间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鉴别方法,比如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虫蛀的蘑菇无毒等。

  不轻信“家庭自检法”。网络流传的一些鉴别方法,如银器变黑测试、生蛆无毒等并不科学。

  不在非正规渠道购买。要在正规的超市、菜市场购买人工栽培的蘑菇。购买时注意查看蘑菇的新鲜度、包装是否完好等。

  如果不慎误食野生蘑菇出现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应马上催吐、立即就医。同时,尽量保留剩余的蘑菇样本,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中毒类型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