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文湘 见习记者 占健宇
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深入推进,“深海科技”正成为高频热词。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回应在深海科技领域的战略布局和最新进展。
业内人士表示,深海科技产业潜力巨大,上市公司凭借其资金实力、技术储备和产业化能力,将成为推动深海科技从研发突破走向规模化应用的重要驱动力。
上市公司抢抓机遇
具体来看,6月3日,上海起帆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公司已具备生产大长度海底电缆的能力,并已将相关产品应用于海上风电项目。面对日益增长的深海经济发展需求,公司积极规划并实施了一系列战略布局,旨在加强在高端电缆制造领域的竞争力。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以满足市场对于高性能、高质量电缆的需求,并积极参与到国内外重要项目建设中。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近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将布局深海科技产业,进一步增强深海装备研制能力,积极构建深海科技“研发—验证—应用”闭环,形成“科研成果反哺产业、产业需求牵引科研”的良性循环,打造深海科技产业高地,大力提升公司估值科技含量,多元开拓未来利润增长点。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控股子公司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在深海环境上的技术储备与项目经验,正在积极推进海上风电、深海工程基建等领域的商业应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服务专家谢良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加速布局深海科技,不仅直接拉动相关材料、零部件等上游产业升级,更将吸引资本涌入这一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