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片红叶看生态成色

2025-11-19 08:45 来源:河北日报

初冬时节,雄安新区容贾路枫叶林中,来自北京的刘海霞俯身拾起一片五角枫叶,透过阳光观察叶脉的纹路。

“这是我第二次来雄安,每次来都能感受到一座新城的生态之美,尤其是初冬季节,路边的红叶让人陶醉。”刘海霞说。在她身后,红彤彤的枫叶映衬着远处的楼宇,不仅构成雄安初冬最动人的画面,更是新城生态建设可感可知的生动注脚。

当护林员自豪地介绍着“红叶期比往年延长了半个月”,当市民在银杏铺就的金色小径上悠闲漫步,城市生态建设的成效已悄然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十四五”期间,雄安新区着力打造绿色生态之城,处处是游园、到处是水系的空间格局初步建成。“华北明珠”白洋淀光彩重现,中式风韵的悦容公园、湖光水色的金湖公园、堤岛相连的燕南堤公园、“微度假旅游”郊野公园、“城市绿心”中央绿谷等一批城市会客厅融入人们的生活。在这里,生态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推窗见绿的惬意,是漫步林间的舒适,是孩子们在公园里奔跑嬉戏时的欢笑。而生态建设的价值,也恰恰在这些平凡而温暖的场景中得到最真实的体现。

科技赋能让生态建设从量变走向质变,让绿色发展更具智慧内涵。漫步千年秀林,扫描树木上的二维码标志,每棵树的“身份信息”一目了然;智慧滴灌系统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浇灌量;“异龄、混交、复层”的造林法让不同树种和谐共生——这些技术创新正改变着人们对传统植树造林的认识。

生态数据的背后,是城市发展理念的变化。雄安新区森林覆盖率由设立前的11%提升至35.1%,城市公园体系逐步形成,让“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处处是游园”成为现实。这些数字体现的不仅仅是量的积累,更是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在白洋淀,青头潜鸭的回归见证着水质从劣Ⅴ类到Ⅲ类的提升;在中央绿谷,潺潺溪流取代了硬化渠岸;在街头巷尾,法桐、地锦、五角枫等植物构成的多元生态系统,让城市四季皆景。这些变化,正是新发展理念在雄安落地生根的证明。

雄安新区的生态建设仍在深入推进,这片热土上的每一片红叶、每一处绿意,都在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汇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壮丽画卷。(曹铮)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