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赋能“一田双收”生态致富路

2025-11-10 10:57 来源:农民日报

近日,在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镇芦山寺村,茭白田里水影婆娑,种养户赵军列穿梭田间,拨开茭白叶查看甲鱼生长情况。另一边,来自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王家达与翁孝江化身“电医生”,利用无人机以及红外测温仪精准“把脉”,对分布在田间的灌溉泵站和涉农线路开展巡检,高效识别杆塔金具锈蚀、绝缘子破损、设备温度异常等隐患,保障安全用电。

“水泵启动前,一定要确认线路绝缘层有没有破损,出现漏电就不好了。”王家达向赵军列提醒道,“尤其是茭白丰收季、甲鱼放苗时、夏季高温时等用电频繁的特殊节点,更要注意安全,我们也会加密巡检频次。”

河姆渡镇种植茭白历史悠久,是宁波目前最大茭白种植区,共有1.5万亩。本世纪初,福寿螺的入侵给茭白产业带来了严重威胁。2006年,该镇开始在茭白田里套养甲鱼,不仅有效控制了福寿螺对茭白的危害,而且甲鱼的排泄物成为天然肥料,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养甲鱼还能额外增收。“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模式由此铺开。

然而,茭白与甲鱼共生对水温、水质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夏季高温期间,田里的水每隔几天就得换掉三分之一。“还不能全换,因为容易导致水温骤变,得靠抽水泵持续注水。”赵军列坦言,换水时,电力稳定很关键,一旦电压不稳,换水节奏被打乱,水温忽高忽低,不仅会导致甲鱼存活率降低,茭白的产量也会受影响。

除了常态化巡检,国网宁波供电公司还定期开展安全用电知识宣传活动,科学指导养殖户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安全事故,并开通24小时供电服务热线,随时响应养殖户的用电需求,提供应急抢修服务。“供电可靠,我们种养也安心。”赵军列感慨,他在50亩茭白田里套养了5000余只甲鱼,每年净收入有二三十万元。

如今,“一田双收”生态套养模式已成为河姆渡镇的特色农业招牌,有效改善了周边水域生态环境,也成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好产业,真正实现了双赢。数据显示,目前,该镇茭白田套养甲鱼的农户有180余户,面积约2300亩,在稳定电力的保障下,去年茭白田里甲鱼产量375吨,产值近7500万元。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到哪,高效电力服务就跟到哪。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关注茭白田养甲鱼等特色农业的用电需求,不断优化供电方案、提升服务效率,用稳定电力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先行注入更多动能。(苗云梦)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