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能让人心情愉悦的“快乐酸奶”,研制营养更易被儿童吸收的肉制品“发酵肠”……在位于河南漯河的中原食品实验室科研人员潜心钻研下,相关企业将研发成果产业化,越来越多的健康食品开始投入生产、走向市场。
走进中原食品实验室,宽敞明亮的展厅内,标语“让‘中国饭碗’端得更好更健康”写在展板的最上方。中原食品实验室是河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实验室之一,于2022年正式揭牌运行,聚焦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大科技需求。
“实验室采用‘企业下单,科学家接单’的模式,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通过企业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实现了食品科研从‘0’到‘1’的转变。”中原食品实验室副主任陈历水说。
河南大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和中原食品实验室协同创新的药食同源企业。“我们的山药雪花片之前存在厚薄不均、生产能耗大等问题。实验室的专家团队介入后,给了我们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公司总经理王丽军说,现在山药雪花片可以做到厚薄均匀、色泽一致、入水即溶等独特优势,市场反响非常好。目前,公司已和实验室合作开发了6款产品。
“在农食融合上,我们以药食同源为理念,结合我市农业产业特色,依托中原食品实验室的科研力量,对现有的农业原材料进行有益探索,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漯河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副主任张博说。
目前,实验室集结14位院士和19所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拥有常态化工作的博士硕士300余人。实验室先后为双汇、蒙牛、想念等2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500多次,先后发展40余家全国重点食品企业成为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合作伙伴。“当前,我们的科研团队还围绕食品的营养健康、药食同源、未来食品三大类方向进行研发。”陈历水说。
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新工艺能不能开展大规模应用?新技术能不能达到产业化条件?这些都需要进行中试试验。
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副主任崔胜文介绍,中试对降低研发成本、提高成果转化效率至关重要。经过中试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未经过中试则仅为30%。
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由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牵头建设,于2021年10月成立。“例如我们的等离子杀菌技术,经过实验室中试的应用环节后,更能在批量使用时达到预期效果。中试环节帮助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操作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大大提高了从研到产的成功率。”崔胜文说,近三年来,中试基地已为196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成功上市产品294个。
据悉,中试基地与中原食品实验室、河南食品科创园、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共建共享,构建了全链条食品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生态体系。未来中试基地将再引进20条以上先进中试生产线,构建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孵化园、产业园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助力河南省创新能级再提升。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