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乎乎的汽车轮胎很难成为人们目光的焦点,但作为唯一直接和地面接触的零部件,轮胎对车辆操控、安全性和舒适性至关重要。近年来,伴随国产汽车崛起,国产轮胎在质量和性能方面取得显著提升。
2023年,国内传统燃油车销量前十品牌、新能源车销量前十品牌中,均有国产品牌轮胎配套。数据同样亮眼:轮胎产量超9.8亿条,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今年以来,国产轮胎延续强劲态势,产销两旺。
造轮胎有啥难点?作为轮胎工业后来者,国产轮胎是如何跑出提质升级“加速度”的?记者进行了采访。
攻克行业难题“魔鬼三角”
造一条好轮胎有多难?行业内有个很有代表性的难题——“魔鬼三角”。即衡量轮胎性能,有三项指标很关键:滚动阻力、抗湿滑性以及耐磨性,而这三项指标很难同时提升。
滚动阻力主要关系到汽车行驶时轮胎内部的热量产生和能量损耗,影响油耗;抗湿滑性直接关系到轮胎抓地力、刹车距离和行驶安全;耐磨性则决定了轮胎使用寿命。
“这三者之间存在微妙的平衡,要提升其中的一项或两项,必然要牺牲其他的性能,这是轮胎行业多年未解的‘魔鬼三角’难题。”赛轮集团董事长刘燕华告诉记者,“举例来说,提升抓地力要求轮胎与地面更紧密地接触,这需要轮胎材质更加柔软;而降低滚动阻力以减少油耗,则需要轮胎更硬,从而减少在行驶过程中的形变,这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矛盾。”
“再比如,花纹设计会同时影响轮胎的多种性能,如抓地力、排水能力、噪声、耐磨性能,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刘燕华进一步解释,“较大的花纹块可以提供更好的抓地力,但可能会增加滚动阻力;减小花纹沟深度可以提高轮胎的干地制动性能、降低滚动阻力,但会降低水滑性能。仅花纹设计这一项就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权衡和优化。”
好在,经过多年艰苦攻关和技术积累,对“魔鬼三角”,国内轮胎企业已有所突破。
比如赛轮集团近年研发的拳头产品液体黄金轮胎。“液体黄金轮胎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填料在橡胶中分散不均的问题,同时破解了橡胶原材料在纳米尺度上无法均匀分散的技术难题,既能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又能提升抗湿滑和耐磨性能。”刘燕华说,利用其技术原理,赛轮已开发出多款产品适配不同场景车辆。
“生产一条轮胎要经过炼胶、各种半成品制作、成型、硫化和检测等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物理成型和化学重构过程。”刘燕华说,轮胎行业的进步是由无数工艺细节积淀和不断试错造就的。
中策橡胶旗下朝阳1号系列轮胎也是明星产品。材料、结构、制胎工艺上的齐头并进,让产品行驶里程大幅提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滚动阻力。朝阳1号采用超级混合动力橡胶和胎冠自适应稳定技术等多项专利,显著提升了抓地力和刹车性能。黄金比例导流沟槽有效提高了轮胎的排水性能和湿地抓地力,确保车辆在湿滑路面或复杂天气条件下的行驶安全。
“进步不是‘烧钱’就能速成的,一款拳头产品的打造,靠的是多年来持续的技术积累。”中策橡胶半钢轮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丹灵说。
作为汽车配套产业,轮胎工业有上百年历史。汽车工业先进的国家早已形成深厚技术壁垒,国内企业起步较晚,从研发设计到制造加工,都处于“追赶者”的位置,连研发设备、测试场地等也有差距。“近年来,通过不断学习、持续投入和自主创新,中国轮胎企业在技术突破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开发出适应各种路况的耐磨轮胎、低滚动阻力轮胎和高性能运动轮胎。”王丹灵说。
国产轮胎占全球半壁江山
走进赛轮集团的轮胎测试场地,专业车手正驾驶赛车进行特技漂移,轮胎与地面摩擦后冒出浓烟。速度与激情的背后,是对轮胎性能的极致检验。
在赛轮轮胎研发中心,有一条“退役”的赛事胎。完成赛场上的使命后,其表面已完全融化,注视几乎消失的纹路,赛道上风驰电掣的呼啸声仿佛又在耳畔响起。
“赛车胎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轮胎品类,赛道是最残酷的试验基地,也是展现产品实力的绝佳平台。”刘燕华十分自豪,“能为顶级赛事车辆提供比赛用胎的多为国外品牌。今年赛轮正式成为国际汽联赛事轮胎供应商,为其旗下F4(四级方程式)中国锦标赛等赛事提供比赛用胎,这是中国轮胎首次拿到国际汽联的‘入场券’。”
不同应用场景中的轮胎差异很大,各有难点和壁垒,而国产轮胎已在多个细分领域取得长足进步。
比如巨型工程子午胎——矿山挖掘、工程建设都少不了它,但因体积大、技术含量高、生产难度大,一直被视为轮胎中的“高精尖”产品,制造技术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如今,三角轮胎、赛轮轮胎、风神轮胎等国内企业已跻身头部工程车辆主机厂配套供应链。
在用量最大的乘用车轮胎市场,国产轮胎表现也很出色。“凭借良好口碑,只有20多年历史的赛轮成功跻身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一汽大众、北汽、蔚来、小鹏、越南Vinfast等众多知名汽车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刘燕华表示。
实打实的订单是市场最好的认可。“多家自主品牌车企和合资品牌车企都是我们的客户,我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国外车企的配套,目前已通过大众、斯特兰蒂斯等车企认证,相关项目正在实施中。”中策橡胶副总裁沈昊昱表示,“集团旗下拥有朝阳、好运、威狮等多个轮胎品牌,产品销售到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3年国产轮胎产量超9.8亿条,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朝阳、赛轮、玲珑、三角、正新等国内头部轮胎企业已具备全球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不断攀升是自主创新结出的果实。今天,锚定自主研发的轮胎企业丝毫不敢停下脚步,纷纷把目标转向了智能化升级。
平均六七秒钟下线一条轮胎,中策橡胶投资近5亿元打造的子午胎未来工厂让人眼前一亮,上万个传感器紧密配合,实时采集生产线上百种关键数据,并通过智能系统自动分派任务;玲珑轮胎柳州基地配备世界一流的轮胎生产设备,应用多种智能化生产系统,实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在双星轮胎“工业4.0”智能化工厂,工人只需根据高级排产系统排出的用户订单生产计划,进行关键工序确认和调整,智能机器人便可完成工作,产品不良率降低80%……
海外布局力度持续加码
2005年,中国成为全球轮胎产量第一的国家;两年后,又成了轮胎出口量最大的国家。这两项纪录延续至今。在外媒发布的2024全球轮胎75强榜单上,中国轮胎企业数量达到34家,还有两家跻身前十。
不过,论销售额和单个企业市场占比,国内企业与国际巨头相比还有差距。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中国轮胎企业处于由大到强的关键转型期。
最近,汽车产业的一条好消息让人振奋: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成为首个达到这一产量的国家。改写汽车品牌竞争格局的同时,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也为中国橡胶轮胎行业带来难得机遇。
为啥这么说?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超30%,比重还将不断提升。相较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在重量、动力输出、扭矩、噪声表现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对轮胎的滚阻动力、胎噪、耐磨等性能指标均提出了新要求。叠加国内供应链优势,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给了国产轮胎行业“换道超车”的机会。同时,由于磨损更快,新能源汽车轮胎的更换频率也将有所提升,这意味着更大的消费市场。
国产品牌正迅速做出回应:目前,玲珑轮胎已成功配套通用五菱全系、比亚迪、一汽红旗、吉利、赛力斯等;赛轮轮胎则实现了向比亚迪多款畅销车系及越南Vinfast品牌VF5、VF3等车型的批量供货。
过去,行业集中度较低、同质化程度高等问题困扰着轮胎行业发展。如今,整合优质资源,政策也在引导落后产能出清,提升轮胎行业产能集中度。以轮胎工业大省山东为例,2023年下半年,山东省发布《高端轮胎铸造项目发展指导目录(2023年版)》,要求严把项目关,坚决制止低端轮胎项目。据不完全统计,过去4年,山东至少淘汰了4000万条轮胎产能。
瘦身,是为了更好轻装上阵。落后产能的出清,将进一步释放市场空间,规范市场运营,对品牌建设形成长期利好。
在外媒发布的行业报告中,全球增长最快的轮胎品牌,有近一半来自中国。中国轮胎展现出的强劲势头和巨大潜力,与全球化布局密不可分。2012年至2023年,国内轮胎行业海外业务整体收入从259.6亿元提升至556.7亿元。
今年以来,中国轮胎企业海外布局力度持续加码:赛轮在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的新工厂奠基开建,进一步拓展全球化版图;森麒麟在泰国设立轮胎生产基地,推进摩洛哥和西班牙项目;中策橡胶印尼子公司MTI首条全钢子午线轮胎下线,从项目开工建设到产品下线仅用时233天……随着海外基地逐步投产,中国轮胎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将持续增强。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