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种质保护 打牢种业振兴资源基础

2024-12-18 07:55 来源:经济日报

  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是种业振兴行动的重要内容,资源普查是“三年打基础”的首要任务。日前,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已全面完成,摸清了我国农作物、畜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区域分布、特征特性等家底,收集了一大批农业种质资源,抢救性保护了一批濒危资源。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刘莉华表示,完成普查是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新起点。下一步,将锚定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加快资源精准鉴定,强化资源改良创制,推进资源共享利用,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打下坚实的资源基础。

  普查成果丰硕

  “你们看这几头黑猪,背腰宽长,嘴短稍翘,耳大下垂,额头皱纹较多,四肢粗壮,结实有力。”河南省项城市鑫发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全喜指着几头正吃草的黑猪兴奋地讲,自己2008年偶然从农户家中收购到12头市面上消失已久的项城猪,经过14年精心提纯繁育,养殖规模逐渐扩大。

  在中原大地,项城猪曾是与泌阳驴、固始鸡、南阳牛等比肩齐名的地方优良品种资源,已有几千年养殖历史,具有产仔率高、耐粗饲、肉质好等特点。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国外引入品种猪冲击,项城猪数量快速减少,在前两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中均未找到。直到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这个曾经被宣布灭绝的品种才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此次畜禽资源普查,共重新找回了10个曾被宣布灭绝的品种。“如果不是挨家挨户地普查,这些品种很可能就永远也找不到了,资源保护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左玲玲说,与上次普查相比,我国的畜禽地方品种一个都没减少,这充分体现了多年保护工作的效果。

  据了解,此次普查在畜禽方面全面查清了畜禽、蜂和蚕资源家底,新发现鉴定地方品种资源51个,采集制作遗传材料107万份。数据显示,我国共有畜禽遗传资源1018个,蜂品种资源39个,蚕品种资源307个,数量均居世界首位。同时,首次查清了青藏高原区域畜禽遗传资源的本底,填补了我国极高海拔地区的普查空白。

  畜禽资源只是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一个方面。在农作物方面,新收集种质资源13.9万份,覆盖了粮棉油糖、果菜茶桑等,其中粮食作物种质资源6.3万余份,占比45.4%。

  首次开展的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全面摸清了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区域分布状况,采集制作遗传材料12万份。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介绍,全国共调查到92万家水产养殖主体,2万余家水产苗种生产主体。第一次形成了反映水产养殖主体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数据,为水产养殖监管和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决策基础。

  完善种质保护

  3年来,全国150万普查人员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酷暑洪涝、高寒缺氧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进村入户,累计行程6300多万公里,才收集到如此丰富的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不易,保护好种质资源不容有失。

  “我们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设施先进、管理完善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刘莉华介绍,目前我国初步构建了原位保护和易位保存相结合、活体保护与遗传材料保存相补充、国家保护与省级保护相衔接的保护利用体系。

  据介绍,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方面,现代化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新库已建成运行,保存能力达到150万份,可满足未来50年长期战略保存的需求。在畜禽资源方面,预计到明年年底,世界单体最大的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将基本完成建设,届时畜禽遗传材料的保存能力将达到3300万份。在水产资源方面,世界一流的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已投入运行,保存能力35万份。此外,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正在筹建,保护体系也在逐步完善。

  受工业化、城镇化,气候环境变化,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科技进步等因素影响,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一些老品种(地方特色品种)在生产应用中逐步退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专家组组长刘旭认为,许多地方特色品种适应性强、抗逆性好、品质优良,携带大量优异基因,是支撑育种创新和产业开发的重要基础,在推动农业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介绍,目前,这些资源已经收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实行长期战略保存。一旦育种和生产有需要,可以随时调用。

  对濒危资源的抢救性保护也接连传来好消息:树龄超150年、目前只有两株、几近干枯的福建尤溪老树金柑又冒出了新芽;秦巴山区的大果型野生猕猴桃划定了保护区,还在国家猕猴桃圃落地生根……对濒危种质资源,普查人员按照边普查边保护的要求,采取了原位保护和异位保存相结合、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并进的措施,开展抢救性保护,避免得而复失。

  合力创新攻关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种质资源做基础,再先进的育种技术和保障条件,也不可能凭空育出新的优良品种。”刘旭说,这次普查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抢救收集保护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加快种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悉,目前已有6238份种质资源应用于育种创新和产业开发,其中1889份种质资源用于新品种培育,3919份种质资源开发为知名的“土特产品”,430份种质资源被打造成地理标志产品。

  罗洲冬瓜就是种质资源开发创新的典范之一。2015年8月,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人员发现,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三岔河镇罗洲村村民徐义德家种植的2亩黑皮冬瓜,不仅体型均匀、个头大、产量高,而且生产周期长,耐储存。此后,该品种被命名为“罗洲冬瓜”,由当地政府广泛推广种植。目前,安乡县罗洲冬瓜种植面积稳定在2.8万亩,带动当地剩余劳动力约8000人实现季节性就业。数据显示,2023年安乡县“罗洲冬瓜”总产量达22.5万吨,综合产值15亿元以上。

  在种业创新攻关行动上,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也在同步实施。刘莉华介绍,新一轮的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正在扎实推进,一些关键性的技术和重大品种取得了突破。比如,国产白羽肉鸡目前市场占有率已超25%,并且出口至坦桑尼亚、巴基斯坦等国。

  如何用上、用好种质资源优势?在刘旭看来,还需要从加快资源鉴定和挖掘、强化资源改良和创制、推动资源共享和利用三方面着手,真正发挥种质资源的作用。目前,有关部门已鉴定挖掘出一批高油高产的大豆、耐密高产和抗旱宜机收玉米、短生育期的油菜、抗赤霉病高产小麦等优异资源,并全部分发用于育种创新。与此同时,先后发布两批可供利用的种质资源目录,首次公开推介一批耐盐碱的种质资源,为推动种质资源共享交流迈出了关键性一步。(经济日报记者 李和风)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