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表示,银发经济方兴未艾,养老金融大有可为。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预计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人,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
养老金融向何处发力?根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与要求,养老金融要健全体系、增进福祉,是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其发力方向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今年5月份,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了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目前,多家商业银行已制定专门计划,聚焦养老照护、医疗康复、老年文体等领域的融资需求,加大对养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更好、更快地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既助力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也让更多的普惠养老产业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
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更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养老金融需求。这方面内容与投资者获得感的关联度更为直接,既影响养老金的资产配置,也关系养老保险的路径选择。
接下来,要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拓宽养老资金的投资渠道。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包含“三个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主要是个人养老金制度,2024年12月15日起已在我国全面实施。从总体上看,当前“三个支柱”发展并不平衡,尤其是第三支柱起步较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