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各种App都想借钱给你花” 新规之下小贷行业洗牌在即

2025-01-22 07:26 来源:中国证券报

  打开手机,不管是电商、短视频、音乐类App,还是外卖、出行、美颜相机类App,越来越多接入借钱入口,加上应用商店里花样繁多的专门分期、贷款类App,有消费者感叹,真是“各种App都想借钱给你花”!这一现象背后少不了小贷公司的身影。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小贷行业迎重磅新规。业内人士认为,其禁止“出借牌照”等负面清单,将对贷款App、网站、小程序等起到“过筛子”作用,鱼龙混杂的贷款App将被清理整顿。

  同时,专家预计,小贷行业将迎来一轮大洗牌。头部公司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优势突出,可在做好合规和风控基础上充分体现自身特色,满足普惠群体的融资需求;一些资金实力弱、风险管理能力差、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小贷公司将陆续出清。

  “套壳”贷款App将被整顿

  “最近在芒果TV的App追热门综艺,打开‘我的钱包’弹出一个最高领5个月芒果VIP的页面,点击立即领取,发现是要让我借钱,查询额度能领2个月移动端会员,首借成功可以领3个月移动端会员,页面上显示的最高额度是20万元,年化利率7.2%起。”北京白领陈阳告诉记者。

  记者调研发现,视频、出行、外卖以及多个场景的电商移动端应用里,信贷入口几乎成了标配。搜索手机应用商店发现,信贷、分期类的贷款App种类繁多。其背后的提供者多为小贷公司。

  “各种互联网应用竞相进入小贷领域是大势所趋,其背后的互联网大厂已经积累了海量的用户规模和流量优势,迫切需要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实现流量变现。这些平台接触到大量、小额、多样的消费需求,为小贷业务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可以有效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信贷需求。”冠苕咨询创始人、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说。

  在一些知名平台通过信贷业务实现流量变现之外,也不乏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贷公司关联贷款App。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尾部贷款App是借牌经营。

  “近些年业内存在租借小贷牌照现象,特别是一些尾部公司,借牌做线下业务的‘通道’或者做App的‘壳’。现在小贷新规明令禁止,对于这种尾部公司来说会比较麻烦。”一位资深助贷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

  2024年8月,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头部网络小贷公司在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优势突出,一些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或特定产业的小贷公司在垂直市场具备较强竞争力,为增加长尾客户的融资可得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部分小贷公司存在经营管理粗放、信用风险偏高等问题,过度营销、不当催收、违规收费、出租出借牌照等乱象时有发生。

  《办法》对小贷公司出租出借牌照问题进行了规范。《办法》明确,小贷公司不得出租、出借牌照,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主体提供放贷“通道”;不得协助无放贷业务资质的主体申请带有金融属性字样的网站、移动应用程序(App)和小程序等备案。

  同时,《办法》多处提及贷款App相关规范内容。如小贷公司应当确保合作机构网站、App、小程序等经过依法备案,小贷公司通过网站、App、小程序等互联网平台(含自有及合作机构)开展营销获客、发布贷款产品或者发放贷款的,应当向地方金融管理机构报备相关信息。

  业内人士认为,涉及贷款的网站、App、小程序将遭遇清理整顿,后续未完成相应备案、报备程序的网站、App、小程序将无法进入市场或被下架。

  周毅钦表示,金融业务资质是此次新规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互联网渠道进行金融营销活动时,必须具备合法的金融业务资质,不能‘无证驾驶’。”周毅钦说。

  合规和透明是发展方向

  新规之下,未来行业的发展有望朝着更加合规和透明的方向发展,诱导贷款等行为将受到遏制。

  在金融消费者适当性方面,周毅钦认为,互联网平台应根据消费者的财务状况,向其推荐适合的产品和服务。不得强调信贷产品的吸引力而刻意避开对还款利率、还款方式、滞纳金等风险因素的提示,这可能导致消费者在没有充分了解产品的情况下盲目申请,最终由于消费者对产品认知不足,从而引发误导性消费行为。

  周毅钦认为,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保护也值得重点关注。平台收集和处理大量的用户数据进行精准营销,这必然给消费者带来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得在不同平台间传递消费者个人信息。严格遵守数据保护法规,确保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记者调研了解到,根据个体资质不同,各类贷款平台的利率区间和客群不尽相同。主流平台的利率区间在7%-24%,部分尾部平台的利率逼近36%。业内人士表示,在各类贷款平台上,24%和36%是贷款年化利率的两道关键的坎:24%以下是合法合规的区域,受法律保护;24%-36%可自愿协商,不受法律保护;36%以上可认定为高利贷。

  在各类贷款平台的营销宣传上,渲染低门槛、低利率、高额度等做法较为常见。申请页面也通常具有相似的面孔:最高额度和最低利率往往会突出显示,甚至有“1万元借1天利息仅x元起”的宣传语。

  然而据记者了解,消费者能获得的实际贷款额度和利率,都是根据当事人具体资质来确定,额度和利率往往和宣传页面有较大差距。一位头部互联网助贷平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宣传页面通常是个位数的年化利率,但大部分平台借款人实际承担的利率超过10%。小贷公司自己的融资渠道有限,资金成本相对较高,算上运营成本等,利率一般会比银行、消金公司等高出一截。”

  按照《办法》,小贷公司应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信息安全权等合法权益,包括不得以欺诈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营销宣传,片面宣传低门槛、低利率、高额度等,诱导借款人过度负债、多头借贷等。同时,《办法》严格规范了催收行为。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圣钧表示,新规有利于保护消费者个人合法权益,消费者在借贷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加透明的交易信息,避免受到不当营销、暴力催收等行为的侵害。

  曾圣钧认为,规范小贷市场,降低行业风险,有利于金融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展望未来,《办法》的出台将有助于小贷市场参与主体不断创新业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践行普惠金融理念。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小贷公司将面临多种层次的业务调整。比如,一些原来主打大额贷款的业务需要压缩或转型;未来单纯的导流助贷模式将受限,仅提供获客、导流、催收的路径将行不通。同时,新规明确了小贷公司“1+4”融资杠杆倍数指标、发行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条件,将小贷公司净资产与贷款余额关联起来,资本实力将是考验小贷公司的重要一环,一些依赖高杠杆扩张的小贷公司将面临资金紧张局面,从而防范小贷公司无序扩张。

  尾部公司继续退场

  在行业环境变化和监管趋严背景下,小贷行业的淘汰赛将更加激烈。

  “新规明确禁止出租出借牌照、限制跨区域经营,并要求加强资产质量管理,中尾部小贷公司由于资金实力较弱、管理能力较差、抗风险能力不足等原因,这些政策实施后将显著增加其运营难度,限制其盈利能力,一部分公司或退出市场。”周毅钦说。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首席专家曾刚认为,信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下沉服务,进入小微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也快速发展,相对于这些竞争对手,小贷公司的劣势较为明显,发展空间受到了较大限制。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整个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一些经营不善、风险管理能力弱、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小贷公司将不得不退出市场。

  2025年开年以来,已有湖南、广西、湖北、福建、重庆等多地金融管理部门发布清退、注销地方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的公告,一批“失联”“空壳”的地方小贷公司走向失去小贷牌照的终局。

  例如,1月17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公告,同意注销常德市天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发放小额贷款业务资质,存续公司名称中不得出现“小额贷款”字样,经营范围中不得包含“发放小额贷款业务”资质。1月7日,该局还发布同意注销茶陵县龙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4家小贷公司发放小额贷款业务资质的公告。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表示,新规落地后,一些依赖高杠杆扩张的公司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将促进行业合规化洗牌;行业发展将更加注重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能力,一些实力较弱、管理不规范的公司可能会逐渐被淘汰。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贷公司5385家,贷款余额7514亿元,从业人员4.6万人。对比2023年末数据,小贷公司数量已在缩减。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当前小贷公司数量与10年前的高点相比,更是缩减了3500余家。业内人士预计,控新增、降存量的趋势将继续,地方小贷公司的出清在新规之下将加速。

  在强化监管的背景下,业务清晰、拥有实力的小贷公司将迎来更好发展契机。小贷行业应发挥自身特色。其在金融市场中的定位将更加清晰,业务将更加规范。这将有利于完善多层次信贷市场体系,促进金融市场整体规范发展,提高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和个人消费者等群体的融资需求。

  曾刚认为,小贷公司可通过聚焦特定行业或客户群体、进行专业化经营、强化科技赋能、提升风控能力和运营效率等举措,在严监管下找到新的发展机遇,继续发挥其在普惠金融和支持实体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