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群演招募乱象亟待整治

2025-10-12 08: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日薪5000元,急招‘霸总爹’”等极具吸引力的短剧群演招募信息在社交平台热传,吸引不少银发族及兼职人群。

《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短剧的火热,点燃了许多普通人的“演员梦”,却也让一些人陷入一场场精心策划的骗局。有媒体调查显示,有人还没见到剧组,就先被索要数千元培训费;有人交钱后才发现,所谓的“保底戏约”暗藏繁琐流程、退款无门。这背后,不只是“害群之马”在搅局,更折射出短剧行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

以权益保障为例,群演兼职本质上属于零工经济,这种临时性、非正式的用工模式,导致一旦发生纠纷,维权异常困难。当出现克扣薪酬、超时工作等问题时,群演常常面临“群聊失联、剧组推诿”的困境,绝大多数人最终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规范的人才招募环境必不可少。比如,可以由行业协会或劳务平台提供标准合同模板,鼓励剧组与群演视情况通过电子方式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确保支付标准、工作时长、责任主体等条款清晰可查,建立群演实名制和信息备案机制,确保群演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等信息留痕。

此外,监管也要适时发力。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行动,重点聚焦劳务派遣违法行为、非法职业中介活动、以职业中介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以及其他突出违法违规问题。清理针对群演的“套路招聘”,铲除相关的网络黑中介,需要求职者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与相关部门和网络平台一起,形成治理合力。

风度翩翩的白马王子,娇俏可爱的富家千金,高冷多情的霸道总裁……这样的机会真的会降临到你吗?当有人来找你演戏时,警惕那些让你“先交钱”的机会,理性评估自身是否符合岗位要求。(中国经济网 年巍)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