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市何以人气爆棚

2025-10-05 07:54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为期11天的地坛书市收官,累计接待读者55万人次,举办各类阅读文化活动100余场,图书销售额超9000万元……一组数据印证了“没人能空手离开地坛”。每年都有不少书迷带着行李箱前来扫货,成为一道文旅“风景线”。在数字化阅读盛行的当下,地坛书市何以能“长盛不衰”?

文化底蕴构筑了核心基石。地坛公园本身就是历史古迹,底蕴深厚,又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成为精神符号。书市和地坛的绑定,让逛书市超越了购书本身,成为一场与文学的对话。今年推出的《我与地坛》2025典藏版新增英文朗读与图像小说形式,刚亮相便引发抢购,恰是这种文化共鸣的生动体现。加之书市数十年积攒的口碑,让文学典籍与读者之间悄然织就深厚的情感连接。

政策沃土滋养了生长空间。近年来,北京市聚焦文旅消费提质升级,综合运用消费券、联合折扣等市场化方式开展促消费活动。据统计,本次地坛书市共发放近850万元图书惠民券,设置多档位满减,覆盖主展场及多家书城,更对特殊群体额外增发,实现“折上再减”。高力度补贴激发了群众的购书热情,带动客流与销售额攀升,成为书市人气爆棚的重要推手。

体验创新激活了消费热情。地坛书市不只是单纯的图书展销,而是全新规划、吸引深度参与的“阅读+文旅”复合场景。非遗市集、中医体验区带来书香与药香的独特感受;“鲁迅同款毛背心”、“地坛小鸽”玩偶、冰箱贴等文创爆款将文学IP转化为可触摸的生活符号;更有百余场文化讲座、高校巡展等活动,让不同年龄层读者都能找到归属感。

可以说,这场秋日书香盛宴是文化底蕴、政策东风与体验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快节奏时代城市文旅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其他地区不妨立足自身特点,深挖本土文化IP,联动本地文旅场景,融入互动体验,让书市成为激活地方文旅消费、传递本土文化的载体。(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熙萌)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