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堵点难点如何破解

2025-09-18 06:21 来源:经济日报

日前,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等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标志着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已从顶层设计步入具体实操阶段。

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此次综合改革试点具有试点地区范围广、要素领域覆盖全、试点举措任务实、全国示范意义强等特点,对于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促进要素资源跨区域、跨领域顺畅流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协同推进打通堵点难点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研究探索建立国有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改革、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建设用地;加强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构建绿色要素交易机制……围绕当前要素市场领域存在的堵点难点,试点地区提出了一系列综合举措。

“综合改革试点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突出‘综合’二字,这不仅体现在试点区域的代表性上,更体现在改革举措的互补性和要素配置的协同性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处长、研究员刘志成告诉记者,各类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需突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领域改革的联动性,集成各领域单项改革,以全过程全链条改革提升要素协同配置能力,形成布局更合理、产出更高效的要素组合。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环节,也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已实现市场定价、自由流动,但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相比,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等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发育还不充分。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郭丽岩认为,如今单一要素的简单叠加已难以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资本流向需锚定技术突破的方向,人才结构优化需适配产业结构升级,数据要素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此次综合改革试点以目标为指引、问题为导向,从技术、土地、劳动力、数据、资本、资源环境等重点要素方面引导试点地区大胆探索,形成系列经验做法,有望进一步推动各类生产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郭丽岩说。

创新探索夯实要素支撑

伴随经济社会发展,新型生产要素和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更好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深海、空域、频谱轨道等领域蕴藏着多少潜力与开发空间?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老有所养”课题如何解答?

“在此次综合改革试点中,除了聚焦传统要素市场化配置外,试点地区在新业态新领域相关新型要素以及服务业领域改革等方面的探索值得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研究员邢伟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新型要素在筑牢先进生产力基础、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升、创造比较优势等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

对此,试点地区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部署。比如,杭甬温等地区着力推动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创新应用,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等为依托,拓展多元数据赋能场景;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等多地区部署深化养老领域改革,支持加快完善养老领域等要素供给体系,从土地规划、适老化改造、服务标准、护理人员培养等方面做好要素保障。

“每一个资源要素的背后都涉及一个甚至多个庞大的新产业新赛道。实现新型要素的高效市场化配置,将有助于新产业新赛道发展,推动涌现新企业、创造新就业、带来新收益,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要素支撑。”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张晓兰说。

深入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完善的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是实现要素创新性配置、保障生产要素按照市场规则在全国统一市场范围内顺畅流动的基础支撑。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会长徐善长表示,此次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的谋划和安排非常明确,即以应用为牵引、以技术为支撑、以市场为纽带,加快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体系更新”的循环发展格局。

因地制宜形成推广经验

本次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江苏苏南重点城市、浙江杭甬温、安徽合肥都市圈、福建福厦泉、河南郑州市、湖南长株潭、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四川成都市10个地区。2024年,上述地区经济总量合计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

“综合改革选取的试点地区为发展基础较好、经济增长支撑作用强的城市群、都市圈或者中心城市,改革基础条件较好,具有较强代表性。”邢伟表示,在这些地区开展要素综合改革试点,既有利于破解区域要素流动共性难题,又有利于疏通要素在城市群内部、跨区域间的流动堵点,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做强国内大循环提供坚实支撑。

据介绍,各地区试点方案总体结构基本一致,但具体改革措施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在郭丽岩看来,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在推动试点方案落地实施过程中,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充分激发各类要素的活力,使其高效组合、顺畅流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向新跃升。

“试点经验的提炼与推广,是确保改革成果最大化、形成‘以点带面’效应的关键环节。”刘志成认为,要特别关注破解要素市场瓶颈约束的成功做法、多要素协同高效配置的经验,对于改革中已经率先突破、具有普遍意义的做法,要进一步研究论证,选择条件成熟的时机及时宣传推广;对于特别重要的制度化成果,要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在更大范围内激发市场活力、收获改革红利。

李春临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试点地区和有关方面,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畅通要素流通渠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分类施策推进改革,加快形成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推动要素质量逐步提高、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抓出改革的成效。(经济日报记者 纪文慧)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