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津市把握高端会议论坛、重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机遇,围绕城市环境品质与市容、绿色低碳住宅、城市更新等多个维度,加快建设宜居城市。
家住天津市西青区的李子瑞说:“近些年,城市中的口袋公园越来越多,家门口的交通越来越方便,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越来越好。”
今年以来,天津以举行上合组织峰会为契机,实施海河沿岸、五大道历史街区等区域的市容市貌提升工程,维修整治部分重点道路、桥梁,同时加快升级景观照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缆分公司工程中心项目负责人贾健飞说,截至今年8月,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累计开展老旧电缆改造工程40项,完成3条110千伏、26条35千伏老旧电缆改造工程,实现油纸绝缘电缆“退出历史舞台”,为天津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更换了全新的“能源血管”。
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焦勇说,此次市容环境治理让天津市的城市道路通行更加安全通畅,绿化景观更加生机勃勃,市容市貌更加整洁有序,彰显了天津现代化城市风貌,保留了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气息。
“十四五”期间,天津市结合相关规划,推动高铁站与周边地区“站城一体”开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不断完善轨道交通硬件设施。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地铁6号线项目技术负责人付瑞心说:“近5年来,中国铁建大桥局等驻津央企积极参与天津地铁工程建设。其中,天津地铁6号线是天津首条全自动地铁,实现列车自动唤醒发车、自动回仓休眠、障碍物检测、防撞预警等一系列功能。这些高端轨道交通线路通车促进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日前,随着新兴路与卫津路东侧两车道最后一层细粒沥青铺设完毕,天津地铁7号线一期南段退路工作基本完成,赢得市民广泛赞许。“天津地铁7号线一期是一条纵贯天津市区南北的地下轨道交通大动脉,建成通车后将显著提高城市公共运输水平。”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六局”)基础设施事业部总经理王殿永说。
近5年来,中建六局参与了天津地铁6号线、7号线、10号线、1号线东延线、B1线、Z4线等多条轨道交通线路的施工,助力天津大道、蓟汕高速公路海河特大桥、滨海新区西中环快速路、中央大道海河特大桥、海清公路等一大批桥梁和公路项目高效建造,为“轨道上的京津冀”注入新活力。
“十四五”期间建设的天津电力双碳中心是全国首个政企合作的“双碳”中心。作为天津市绿色低碳新地标,该中心整合政企产学研等多方资源,搭建起引领性综合性“双碳”服务平台。中铁建工集团天津电力双碳中心项目负责人高军说:“该中心项目在建筑本身树立了绿色低碳标杆,通过新能源接入、综合智慧管控、多电源互联、柔性充电等新型节能系统,实现总能耗较常规建筑节约近75%。”
在天津,市民眼中的“好房子”有了新注解。记者来到天津市津南区双林街浯水道东侧地块,新一代健康社区项目正在建设之中,闲置多年的地铁车辆段地块如今旧貌换新颜。中建六局与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加快合作,携手推进该片区建设规模约34万平方米的城市更新。“我们以中国建筑‘好房子’营造体系为方法论,通过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服务的‘五好集成’系统解决方案建设健康人居产品,以标准引领‘好房子’、以科技赋能‘好房子’,打造更多天津市民宜居的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中建地产(天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继东说。(经济日报记者 周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