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

2025-07-18 06:34 来源:经济日报

7月5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这是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自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2届。本报记者 吴秉泽摄

6月28日,网络主播在贵州省罗甸县木引镇蜂糖李采摘节活动现场直播带货。罗甸县依托气候优势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史传鸿摄(中经视觉)

5月10日,游客在贵州省铜仁市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风景区观光。梵净山森林覆盖率达97%,被誉为“地球绿洲”。胡攀学摄(中经视觉)

7月12日,游客在贵州省都匀市绿茵湖街道邦水村向日葵花田里游玩。都匀市因地制宜发展向日葵、油菜花等观赏性特色产业,扮靓美丽乡村,助力村民增收致富。肖 伟摄(中经视觉)

6月16日拍摄的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的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一角。贵州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算基地,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石照昌摄(中经视觉)

5月11日拍摄的贵州省兴义市七舍镇风力发电场。兴义市大力发展绿色清洁环保风电产业,推动绿色清洁能源建设。刘朝富摄(中经视觉)

7月2日,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务正道煤电铝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工人驾驶机械进行堆取料作业。依托科技创新,该县实现矿产资源规模化、绿色化、高端化开发利用。袁福洪摄(中经视觉)

在日前举行的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贵州的绿色发展成就和经验做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贵州是我国首批3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近年来,贵州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高颜值”与“发展高质量”互促共进的绿色发展之路。

让绿色浸润千山万水。贵州以最坚决的行动植绿护绿兴绿,全省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47%上升到2024年63.3%,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9%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

用绿色赋能千行百业。贵州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产力,融合绿色化数智化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成为全球集聚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落地建设了一批绿色工业百亿级项目,“贵”字号绿色农产品畅销全球多国。该省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0.56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27万亿元,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占比达48.8%和45%。

以绿色造福千家万户。贵州大力拓展“两山”转化路径,数百万群众依靠生态收益摆脱贫困、圆梦小康,辣椒、刺梨、李子、天麻、太子参、薏仁、蓝莓种植规模位居全国第一,茶叶、中药材、猕猴桃的种植规模为全国前三。

未来,贵州将持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充分展现山清水秀、绿色低碳的美丽贵州新风采。(经济日报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