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沿着“云”端出大山

2025-04-02 06:27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位于江西省全南县的创新创业电商园内,主播在使用网络平台直播推销当地的土特产。尹其奇摄(中经视觉)

  日前,在江西省全南县金龙镇水口村的富硒稻田里,驻村第一书记肖玉正手持自拍杆向网友展示稻苗长势,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我们的富硒大米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现在下单还有优惠……”在此起彼伏的订单提示音中,这个曾经“藏”在赣粤交界群山深处的县城,正通过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让优质农产品沿着“云”端走出大山。

  作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南县的电商发展离不开一套覆盖城乡的“硬核”基础设施。记者在全南县农产品互联网营销中心看到,14个直播间宛如14个创意舞台,签约主播们正是在这里将特色产品销往全国。这座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营销中心,集产品展示、直播带货、仓储物流于一体,自2022年投入运营以来,已帮助当地月亮粑、黄精茶、蜂蜜等30余种土特产走向全国市场。中心负责人黄礼仁介绍,通过升级智能化分拣系统和冷链物流,农产品损耗率降低10%,发货效率提升15%。

  完善的物流体系为农村电商发展按下“加速键”。在全南县快递集配中心,韵达、申通、中通等6家快递企业的分拣线高速运转,每天处理包裹近3万件。通过整合资源,全南已建成52个镇村物流网点,实现快递“县城到乡镇当日达、到行政村次日达、到偏远村隔日达”。全南通达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曾思敏介绍,2024年12月,仅村级服务站便配送快递2.9万余件,“过去农户寄件需往返于县城和农村,如今成本降低20%,农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便捷服务,脐橙、香菇等生鲜产品得以更快到达消费者手中。”

  电商的蓬勃发展,激活了全南人的创业热情。在全南县创新创业电商园,“90后”青年设计师李成旒正指导农户设计农产品包装。“我们为6类农产品制定了相关标准,帮助1家企业完成商标注册,还为区域公共品牌‘全南好礼’进行了视觉设计。”他展示着新开发的打包胶带,这些细节设计让产品溢价提升10%。类似的电商服务团队,该县已孵化了10余个,带动200多名青年投身电商产业。

  培训赋能为农村电商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依托全南县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和“虔新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志愿服务主阵地,该县推出特色品牌“文明实践+电商”模式,定期开设电商直播课程,邀请专业讲师讲授短视频制作、流量运营等实用技能。去年,全南县完成对340多人的电商培训。城厢镇葡萄种植大户月满秀参加培训后,将自家的富硒葡萄种植过程拍成短视频,粉丝量突破10万,月销售额达3万元。“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她感慨道。

  据统计,目前全南当地电商从业者超2000人,2024年网络零售额突破5.3亿元。

  电商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让全南特色产业焕发新生机。在刚刚过去的“2024脐橙季”,全南县组织开展“我是赣州最火主播 我为赣南脐橙带货”网络直播大赛,邀请“华农兄弟”等头部主播直播带货,帮助果农销售脐橙达20万斤。据统计,当地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销售的脐橙占总产量的50%,价格则同比上涨7%。尝到直播甜头的果农们今年早早架起手机直播脐橙果树的养护过程,消费者可实时认养果树、定制包装,推动“以销定产”模式普及。目前,该县通过建立单品类网货标准、完善冷链仓储,已打造出多个精品网货品牌。

  政策护航则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通过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全南县整合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与地方配套资金3000余万元,全部投入对电商企业的物流补贴、品牌推广、创业孵化领域。2025年,全南县深化对标大湾区规则规制改革,转变和创新工作思路,推动跨境电商与本地产业联动,力争全年电商交易额突破5.5亿元。

  从崎岖山路到“数字坦途”,全南县通过完善电商服务体系、打通农村物流渠道、培育新农人群体,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农产品上行体系+人才培育体系”的立体化发展框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水口村种粮户黄建明说:“现在我们的农产品能卖出好价钱,日子就像这富硒大米,越来越香甜。”藏在深山的土特产“触网上云”,昔日的偏远山区正借助电商快车驶向致富增收的广阔天地。(经济日报记者 刘 兴)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