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投资效益是实现投资可持续增长和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2024年,“两重”“两新”等稳投资政策效应持续显现。1月份至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为全年稳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年来,根据经济发展新趋势新要求,我国持续调整投资结构,在扩大有效益投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一是投资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不断发挥。2015年至2024年前11个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复合增长15.1%,高于同期整体投资9.3个百分点。投资创新、投资绿色的导向特征日益明显。二是投资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持续提升。例如,合肥前瞻布局平板显示产业、舟山依托区位优势建设绿色石化基地、宁德谋划布局锂电产业,加大相关领域投资,均实现了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进位赶超。
多项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举措相继出台。2022年9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提出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意见》出台后,通过REITs、PPP等方式,有效盘活了交通、水利、仓储物流等领域存量规模较大、收益较好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2023年7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从提振民间投资信心、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促进民间投资项目落地实施、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等方面提出多条政策措施,为提升民间投资效益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经过多年大规模投资,我国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叠加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储蓄率下行,提升投资效益变得日益迫切。当前,投资效益下行的压力依然客观存在。在政府投资领域,投资决策过程缺少科学论证与公众参与,一些地方建设用处不大、耗资巨大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部分基础设施过度超前造成闲置浪费,扎堆投向新兴产业领域导致重复建设。在社会投资领域,由政府不当干预和政策监管不到位引起的低效投资同时存在。对此,应从多方面着手。
加强科技和产业创新投资。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氢能等产业领域投资,打造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一批新增长引擎。加大基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瞄准产业发展需要,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统筹布局创新类设施和平台,打通创新链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拓宽民间投资空间。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机制,加强重点行业投资引导,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参与高技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资空间。优化民间投资信用体系,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标准,发挥投贷联动机制作用。支持民营企业用好基础设施REITs等创新工具,提高存量资产运营效益。
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政府投资要突出公共属性,聚焦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技术进步、社会管理、国家安全等公共领域。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政府投资工具,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科学化水平,建立地方重大项目决策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各级人大对重大项目决策和实施的监督。(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应晓妮 邹晓梅)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