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是积极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
今年以来,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扩大内需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特别是今年“两新”“两重”政策实施成效明显,促进消费持续回暖、国内需求不断扩大,有力支撑了全年经济增长。
从消费看,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汽车类、家具类以及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均比上月加快。从投资看,前10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对于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超60%。
当前,一些国家不断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设置贸易壁垒。同时,国内也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等现实问题。我国有针对性提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反映出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刻认识,也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要在增强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上下功夫。通过加大财政对终端消费直接投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等方式,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让居民敢消费、愿意消费。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要紧抓这一机遇,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一方面,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另一方面,鼓励发展新零售、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新兴消费模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匹配供需,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
投资是扩大内需的另一重要引擎。投资目标要聚焦在“补短板、增后劲”上,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同时,应注重投资结构的优化,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将资金更多投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源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短板领域。此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提高投资效率。
要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的增长点、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特别是在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同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科技发展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
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促进资源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移支持力度,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释放这些地区的巨大消费和投资潜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