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宾:释放县域活力提升城乡融合水平

2024-11-26 06:58 来源:经济日报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新发展阶段我国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战略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县域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和关键纽带,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着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在土地空间布局上谋良策。统筹谋划好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规划体系,推动县乡村三级联动,促进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相互融合,统筹县域产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等空间布局,打造秩序井然、运转高效、生态宜居的空间环境,吸引人才到县域乐业安居。推动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腾笼换鸟”盘活要素,破解项目用地难题,通过依法依规入市,激活破产企业、僵尸企业长期闲置的沉睡土地,发展农村产业园区,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以制度改革为纽带,激活城乡土地要素市场,吸引城市居民下乡,集聚人才、资金等要素助力乡村发展。

  在公共服务保障上出实招。推进县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重视改革创新,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推动人才等高端要素加快集聚。建立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健全网络化服务运行机制,重点探索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实现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机构,提供基本养老和长期照护服务,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兜底工作,织密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改善县域内城乡基础交通设施,优化市政道路、停车系统、公共交通场站等设施,扩大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的覆盖面,推进县城市政道路与干线公路高效衔接,提高县城与周边大中城市的互联互通水平,实现“外通内畅”。完善现代能源水利基础设施,统筹天然气管道、城镇燃气管网、储气调峰设施、天然气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强化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和排水管理,推进农田水利和农业技术装备建设,构建智慧水务平台,引导县域环境容量、能耗指标等要素资源优先向高质量项目集聚。推进县域数字化建设,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县域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公共服务一网通享。

  在数字产业赋能上见成效。借助“外脑”力量,分析研究本地数字经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形势,明确发展思路,选准符合本地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减少同质发展和低效集聚,走“大企业—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数字产业集群发展道路,形成引人、聚财、活商的集聚效应。推进数字农业试点示范,在具备规模化经营等有利条件的乡镇,积极探索与数字化服务商合作共建标准规范的数字农业基地,集聚科技、知识、信息等新兴要素,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数字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等模式,实现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通过建设产地仓、打通线上渠道等方式,推动农产品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有序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发展,围绕县域重点产业,聚焦不同层级,加快推动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实现精准固链、补链、强链。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 郭庆宾)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