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4日讯(记者 马常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到房地产税,引发社会关注。有人认为,没提房地产税是因为征收阻力太大。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提到,并不是就在说房地产税征收阻力大,房地产税改革目标是要完成的。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左)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 (资料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于鹤章/摄)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房地产税的描述是“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杨伟民表示,相信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确定的这项改革任务还是要完成的,但需要把握时间和时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
对于房地产政策,杨伟民对记者表示,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在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样一个基本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这个基本定位是需要长期坚持的。
杨伟民认为,中国住房问题的目标,是要解决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问题。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他指出,现在住房的总量短缺问题基本上解决了,面临的主要是结构性问题。一方面在农村存在着大量的空置房,包括空心村。另一方面,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等人口流入多的城市都存在着面向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人口住房供给不足的问题。
“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以后,并没有功能比较完善的住房,租赁合租房的比率也比较低,多数农民工住在集体宿舍,或者是城市郊区的城中村等。”杨伟民说。
这种情况,在杨伟民看来,未来还需要加快改善。他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今年政协会议上他准备提这方面的建议,建议启动主要面向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人口的安居工程。
“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这些农民工是不会回到农村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城市运行也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在制造业中就有8000万人,在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行业有1亿多人,如果离开农民工,这些行业就没法运转了。”杨伟民强调。
杨伟民还注意到,最近几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在下滑。他认为,其中存在着消费力增长滞后于生产力增长的问题。其中一原因是城市居民中相当一部分被房贷绑架,每个月都要拿出一定的支出去还房贷。我国有3亿多农民工,老一代农民工已经回到农村,他们用一生的积蓄回老家盖了房子,也就没有多少余钱来进行日常消费了。
杨伟民认为,下一步,应该着力去研究怎样解决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人口,包括大学生的住房问题。未来的住房制度,必须考虑新市民在城市的长期居住问题,按照这样的方向对住房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