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刘尚希建议:建设“中国版开放银行”

2020-05-23 07:3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3日讯(记者 马常艳)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建议,建设“中国版开放银行”。他表示,我国处于金融服务短缺状态的人口超过5亿,还有数千万小微经营者。构建开放银行模式,改变传统的线下服务模式,能有效触达新的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相成/摄

  刘尚希指出,开放银行是数字化趋势下的新模式:嵌入第三方场景,实现“银行无处不在”。我国不少银行近年也在探索开放银行模式,有的已经卓有成效。但从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建设全球领先的数字化金融的长远目标看,我国在开放银行的发展方面,还须政府与市场合作发力。

  关于建设“中国版开放银行”的必要性,刘尚希从三方面分析称,处于金融服务短缺状态的人口我国超过5亿,还有数千万小微经营者;我国银行业亟需通过提升金融科技能力进行差异化转型;我国领先的金融科技在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业方面的巨大潜能,需要通过开放银行的生态体系来释放。

  刘尚希表示,转向高质量发展,美好生活需求的拓展,既给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和普通人群提出了需求,也提供了转型发展的新机遇。构建开放银行模式,改变传统的线下服务模式,能有效触达新的需求。“例如,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小微经营者的生产经营受到很大冲击,线上金融服务表现出明显优势,开放银行的服务模式能把这种优势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刘尚希具体建议,完善监管规则,创新监管方式,鼓励银行业与金融科技企业深入合作,建设中国版的开放银行;政策上支持开放银行构建,激励银行业善用我国金融科技领先和更本土化的优势,快速发展技术能力;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建设与开放银行相关的各类相关规范和标准。

  他认为,在开放银行的目标下,金融科技企业是银行业的天然同盟军。建议以互联网信贷合作作为抓手,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在政策上鼓励协作。在该合作模下,金融科技企业为商业银行引流客户,商业银行则将金融服务植入线下消费、电商购物、数字供应链等场景中。鼓励银行和金融科技企业共创安全有效的数据融合机制,进行更深层次的数据共享。

  “欧盟、英国、香港、新加坡、日本、韩国近年都纷纷落地各自的开放银行框架,具体涵盖数据标准、API标准,安全标准和治理模式。”刘尚希对比国际情况说,我国尚未出台开放银行发展框架,建议基于我国的开放银行实践样本,尽快建立适应于中国版开放银行规范框架和技术标准,提升我国金融的国际竞争力。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