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增强发展新动能

2020-05-27 08:2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

  以改革推进首都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困难挑战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北京将紧紧抓住‘六保’,从五个‘新’入手,促进首都新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说。

  一是以新模式增强新动能。北京市将推动数据开放与共享,对公共卫生、教育等领域实行数字化改造,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更广大人群,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发展。这些新模式必将为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蓄积新动能。

  二是以“新基建”扩大新投资。通过“新基建”赋能传统基建,提高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各方面运行效率。北京市将在网络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制定更适合的政策。

  三是以新供给带动新消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继续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商贸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绿色智能消费、文化旅游消费。

  四是以新举措推动新开放。正在谋划服务业扩大开放新措施,出台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10平方公里自贸片区第二批政策,推动北京新的开放,带动北京以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服务贸易为主的新发展。

  五是以新服务打造新环境。北京要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也要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今年3月份,《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律保障。北京将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创造更加优越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佳霖)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

  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东莞作为广东省制造业大市、外经贸大市,将如何应对这次危机?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表示,东莞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只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一定能够闯过当前的难关。

  梁维东代表表示,去年东莞获批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接下来将以此为契机,推动技术、人才、资金、土地等供给要素加速向先进制造业集聚,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是健全完善以战时状态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全力稳住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目前,东莞已构建战时状态的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指挥体系,筛选出5000多家重点关注企业确立稳企业保市场主体的基本盘,出台了一揽子扶持措施,全力稳住产业链核心和产业集群龙头。

  二是提升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东莞正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加快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培育“四大创新体系”。东莞将深度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加快推进与中科院合作共建松山湖科学城,突出抓好散裂中子源二期等重大科技平台建设,携手深圳光明科学城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三是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加快推进5G网络、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项目布局和建设,未来5年统筹推出5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用于全球招商。进一步为投资“松绑”,下狠功夫推进投资审批领域改革,让投资项目更快更有效落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杨)

  全国人大代表关礼:

  多措并举解融资难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这对于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至关重要。”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关礼说。

  关礼代表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中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制约实体经济和‘三农’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受到较大冲击,更迫切需要解决融资问题以渡过难关。”

  为帮助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广西各级财政部门统筹安排10亿元资金,给予银行机构利差补贴,向工业企业及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保障复工贷款财政贴息,直补银行机构的措施成效非常明显,可带动新增投放500亿元复工贷款,惠及5000家以上企业。”关礼代表说。

  关礼代表介绍,广西财政厅研究出台了一系列财政金融政策,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服务力度,全力促进金融支持广西经济平稳增长。广西财政筹措安排10亿元贴息资金助力防疫企业,积极落实中央财政贴息申报工作,鼓励市县提供贴息支持,持续加大全国重点保障企业贴息力度,全力支持自治区重点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童政)

  全国政协委员杨国强:

  加快布局“无人农场”

  “农业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显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一直关注中国农业。

  杨国强委员认为,一方面可以加强全球农业合作,积极开发利用全球丰富、优质农业资源,大力拓展国外农业投资市场,实现农业优势互补,构建持续稳定的农产品供应网络,为国家粮食安全添加新的砝码。另一方面,随着机器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不断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农业走科技化、智能化发展道路已是大势所趋。“可以加快布局‘无人农场’应用场景,广泛应用农牧机器人新技术,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自动化水平将成为占据全球农业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杨国强委员说。

  对于农业企业如何“走出去”,杨国强委员建议支持农业重点企业大力参与全球农业投资开发,建立海外农业基地。这需要完善农业企业“走出去”总体规划和协调服务机制,引导和支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优质农场、牧场,在风险较小的国家租赁或购买闲置土地,增加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及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投资,大规模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立海外农产品生产基地。

  杨国强委员认为,在农业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要以企业为主体,试点打造规模化无人农场,提高农业生产力。依托国内外重点农业企业智能化领域系统集成优势,在国内外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规模化、有重大影响力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和无人农场,构建集粮食种植、收割、仓储、加工、运输于一体的无人化现代农业产业链,形成流水线、农业工业化,从而达到综合投入利用的效益最大化,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建军)

  全国人大代表张兴海:

  成渝联动建西部汽车中心

  “成渝双城汽车产业基础雄厚,供应链条齐全,具备成为西部汽车产业中心的条件。但是,目前成渝地区汽车产业大而不强,尚未将产业规模真正整合成区域优势。”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兴海建议,成渝双城联动共建中国西部汽车中心,为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推动西部高质量发展、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提供重要的载体、抓手和支撑。

  张兴海代表认为,成渝两地做强汽车产业、形成区域优势,需全面打通用车端、造车端、供应端,实现人才、资金、政策共享。要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区域联动,打造重庆万亿元级汽车产业链,形成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4S”一体化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冉瑞成)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