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0日讯(记者 马常艳)疫情以来,“外资重新考虑供应链布局”的讨论甚嚣尘上。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副主席蒋颖表示,事实上,根据中国美国商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等调查,只有不到一成的外资企业认为疫情加速了转移步伐,更多企业认为中国的比较优势已然发生变化,依然对投资中国充满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副主席蒋颖 (资料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鹏/摄)
在蒋颖看来,中国新的比较优势对外资仍具吸引力。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产业集中度、供应链效率、劳动力素质和市场潜力等方面,比较优势十分明显。
她分析称,中国拥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公布的全部工业种类,能够满足简单行业和复杂领域全品类的生产。数量庞大的供应商在多地区形成了同一产业的供应链集群,构成了高效的全国供应链网络。中国劳动力生产效率更高,根据Nation Master调查,单个中国工人的生产效率是ASEAN国家平均水平的4倍。中国依然是世界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过去6年间,中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在2019年超过了3万元,未来低线城市、农村市场、以及城市中产阶级扩大将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另外,随着“新基建”的推进,必将有更多创新技术和应用场景涌现,数字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线上消费市场的繁荣。
中国的比较优势吸引了更多重视效率、市场和技术创新的高质量外资。在未来,蒋颖认为,中国还应创设更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稳定和留住外资。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特别应该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创设与国际接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在政策措施领域,应该保证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