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来了,生老病死它都管

2020-05-28 10:18 来源:工人日报

  今年全国两会上,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民法典草案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民法典草案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共1200多个条文,覆盖了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

  “这圆了新中国几代法律人的梦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拿到厚厚的民法典草案,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方燕代表感慨道。

  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民法典草案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民法典露出了“全貌”,包括总则、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共1200多条。

  “法典”二字加持,让民法典乍听起来高不可攀。事实上,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的出台,不仅是法律界的一件大事,也与普通民众紧密相连。

  字句之间 息息相关

  看到物权编草案中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相关条款,中国铁路武汉局武昌客车车辆段武昌运用车间技术组组长黄望明代表很高兴,“这把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各种关系规定得更细致了。”

  在许多小区,电梯、楼内大厅等公共区域都设立了广告牌。广告收益应归谁所有,近年来常在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引发争议。

  物权编草案强化了业主对建筑共有部分共同管理的权利,并且明确规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应当属于业主共有。“这就彻底解决了广告收益归属问题。”黄望明代表表示。

  在厚厚的民法典中,类似这样看似专业、枯燥,实则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条文还有很多。方燕代表长期关注未成年人保护,在她看来,放宽收养条件限制也是民法典的诸多亮点之一。

  “一方面,被收养人年龄从以前的14周岁以下扩大到18周岁以下;另一方面,对送养人的规定,从必须由父母双方共同送养放宽到符合条件的可单方送养。”方燕代表说,在她经手的案件中,就遇到过未婚妈妈无法确认孩子父亲的身份而导致送养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 她认为,条款的修改,可以减少非法送养和儿童遗弃现象,实现“幼有所育”。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厉莉代表长期从事商事、金融案件审判工作,她发现合同编草案中明确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的有关规定。“这是我国首次在人大立法层面明确对高利放贷行为予以禁止。”厉莉代表表示,民间借贷产生纠纷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非法高利放贷,民法典的新规能有效调节群众日常金融行为,从而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

  新情况新问题 一一回应

  2018年,“基因编辑婴儿”一事引起社会极大关注。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明确规定,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背伦理道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据参与民法典编纂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介绍,原本草案中并没有相关内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发生后,为了对这一损害人类基因和婴儿人格的行为作出回应,民法典草案及时添加了相关条款。

  直面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民法典草案的亮点之一。“我的游戏账号能留给孙子吗?”“我的微信号能指定继承人吗?”随着网络发展,不少网民都有了虚拟财产。继承编草案对遗产范围的规定做了调整,由继承法中的列举方式变更为概括式,即“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蔡学恩代表表示,这意味着只要愿意,老百姓的虚拟财产都可以写入遗嘱。

  物权编草案还增加了“居住权”制度,即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北京市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委员表示,这将为公租房住户和老年人以房养老提供法律保障。“根据民法典草案规定,在农村,农民也可以在保留宅基地上房屋居住权的情况下有偿退出宅基地,这将改善农村老人的经济弱势地位,让农村老人晚年更有保障。”

  好看、好用、保质期长

  被称为“万法之母”的民法,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一块法律基石。“因此,民法典一旦颁布实施,就要既稳定又权威。”蔡学恩代表举例说,法国民法典1804年颁布,至今仍在施行。

  让一部法律的保质期尽可能地长,就要求它“好看”又“好用”——“好看”是指法律文本结构严谨、合乎逻辑,“好用”是指条文贴合社会实际和公众生活。

  开门立法,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是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的重要特点。 据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该省制定地方性法规《湖南省物业管理条例》时曾广泛征求意见,放宽了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成立条件,精简了相关程序。“事实证明,这些规定行之有效。”该负责人表示。

  在湖南省人大的建议下,相关内容在民法典物权编的立法过程中得到了体现。方燕代表认为,这种已经过实践的条款能契合公众实际生活需要。

  民法典草案还为未来社会发展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回应信息、生物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比如,人格权编草案中,将线上线下的人格权都列入了保护范围。

  “这体现了民法典的前瞻性。”蔡学恩代表表示,未来,司法机关可根据民法典规定出台相应实施细则或司法解释,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权益盲区”的存在。

  罗筱晓 王群 赵剑影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