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说】脱了贫还要能致富 培育粮食产业主力军

2020-05-22 09:0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许锐:脱了贫还要能致富

  “不但能脱贫,还要能致富。”全国人大代表、瑞金市委书记许锐说,2018年,瑞金率先在赣南革命老区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瑞金在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中提出了“五个注重”,即注重造血、注重全面、注重集中、注重动力、注重保障,让贫困群众都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特别是扶贫产业不断壮大。今年年初,瑞金还印发了《关于高质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拿出了路线图。

  许锐代表介绍,今年的疫情让扶贫产业受到严重影响,瑞金市积极谋划,研究出台专项文件,应对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直播带货、干部助销、农超对接……一项项举措打消了贫困户农产品滞销的忧虑。“我们还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带动发展观光农业、特色餐饮和民宿等配套产业,为群众创业致富开辟新渠道。”许锐代表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赖永峰 刘兴)

  全国人大代表查玉春:建设宜居村庄样板

  “作为一名村干部,就是要多为群众致富想办法,为乡村振兴履职尽责。”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晏家坝村党总支书记查玉春说。近年来,晏家坝村通过探索种养结合、规模化发展,已经走上了一条农旅融合的发展道路。

  目前,晏家坝村引进了业主11户、龙头企业1家、专业合作社2个,产业发展有了“带头人”。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22000元。晏家坝村从以前的贫困村变成了如今的宜居村,并获得了“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的称号。

  “今年1月,中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我觉得这对于广大农民群众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查玉春代表建议,在资阳等成渝主轴毗邻地区推动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试点,打造成渝地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样板。“我们带动周边农村发展,让更多的农民群众留得住、有发展、能致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查玉春代表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畅)

  全国人大代表米玛国吉:加快推进“藏电外送”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西藏日喀则供电公司配电抢修班副班长米玛国吉建议,根据当前西藏电力市场容量,加快建立电力普遍服务补偿机制,进一步推进“藏电外送”,将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

  西藏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中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与内地相比,西藏经济社会欠发达、用电量小、电网工程投资大、线路长,电网建设投入产出严重不成正比。

  西藏水电等清洁能源丰富,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多措并举,大力推动“藏电外送”,全力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节能减排。自2011年青藏电力联网工程建成以后,西藏逐步打通了丰水期“藏电外送”通道。

  米玛国吉代表认为,在建立电力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的同时,加快“藏电外送”能够提升西藏自我发展能力,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巩固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代玲)

  全国政协委员舒印彪:大力推行标准国际化

  国际标准在产业布局深度调整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带来了一份《以国际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身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36届主席,舒印彪委员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挥国际标准的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产业技术发展与国际标准接轨不够,我国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尚未形成以标准促进技术创新、以技术带动标准进步的‘共生效应’。”舒印彪委员表示。

  舒印彪委员建议,要大力推行标准国际化,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加强完善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建立国际与国内标准项目同步发展的工作机制,形成国际国内标准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团体标准模式的行业应用优势,积极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秉志)

  全国政协委员程永波:培育粮食产业主力军

  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提升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由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转变,是构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必由之路。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财经大学校长程永波建议,要坚持创新驱动,在粮油加工领域培育粮食产业主力军。针对制约粮食产业发展薄弱环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粮食企业为主体,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跨国企业集团;突破地理范围限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形成虚拟粮食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建议实施“百强工程”,在“十四五”期间培育100家粮油加工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使之成为我国粮食产业的主力军。

  同时,培育跨国粮商,提升国际粮食物流的全球竞争力。建议遴选几家兼具海外粮食基地、海外港口资源和国际航运能力的大型粮食企业,将它们培育成为有能力的跨国大粮商,使之成为我国应对国际粮食风险、确保我国国际粮食供给稳定的主力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瑾)

  全国政协委员刘同德:加大荒漠化土地治理

  青海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生态功能区,荒漠化防治责任重大。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青海省委主委刘同德介绍,目前荒漠化土地治理工作仍面临投资严重不足、缺乏国家专项工程、治沙技术研究推广水平低等诸多难题。

  对此,刘同德委员建议,一是国家层面启动柴达木盆地百万亩防沙治沙林基地和环龙羊峡百万亩水土保持林基地等荒漠化防治和沙化土地治理专项工程,并谋划启动区域性重大防沙治沙专项工程。

  二是充分考虑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生态建设成本高的实际,在安排重点工程时提高治沙造林投资标准,按实际投资需要足额落实建设资金,取消地方配套资金,并安排后期项目管护费预算和投资,强化防沙治沙工程资金保障。

  三是鉴于青海省生态地位和荒漠化治理的难度,国家从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加大对青海荒漠化土地治理指导力度,重点扶持先进经验、治理模式、新材料推广应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常理)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