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春节玩起了新年画

2019-01-29 11:11 来源:中国青年报

  要复兴年画,就要在生活和节日中寻找那些不变的东西。美好的愿望和祝福,永远需要某种物质载体——

  年轻人春节玩起了新年画

  

  “年画女侠”刘钟萍和“百年解忧年画店”

  

  

  

  

  在广东佛山,有一家“百年解忧年画店”,想脱单、逢考必过,或者实现“一个亿的小目标”,都可以在这买到相应的年画。年轻人在年画店许下愿望,买了年画回去张贴,有不少还真实现了,于是就来“还愿”,再买新的……有着“年画女侠”之称的刘钟萍,就是这家不同寻常的年画店的经营者。

  佛山年画始于宋元年间,在清代至抗战前达到全盛,时有店坊20多家,从业人员4000多人,年产量高达千万对(门神画),是珠三角家家户户的年节必备之物,影响远及东南亚和世界华人聚居地。如今,仍以家庭作坊制作、传承木板年画的还剩下3个人:国家级传承人冯炳棠、省级传承人冯锦强、市级传承人刘钟萍。

  2016年,刘钟萍到清华大学学习,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陈岸瑛的指导下,总结了“年画诸神复活”的理念,用年轻人感兴趣的语言和意境,对年画寓意做了年轻化的演绎。比如,用“脱单神器”“行桃花运”来解释传统的喜神“和合二仙”,用“逢考必过的考神年画”来解释传统的“状元及第”,用“实现一个亿小目标”来解释财神爷,用“二胎神器”来解释送子娘娘……

  “不仅是过年,人一生中重要的人生阶段,比如生婚寿喜、学业事业,都有对应的年画神仙来庇护。现在大家来买年画,都会跟我分享他们的愿望,我就推荐对应的年画,鼓励大家把年画‘用’起来。”刘钟萍说,5年过去了,年画店已经培养了一批固定顾客,年年都来。

  从2016年开始,刘钟萍在师父冯炳棠的百年老铺举办“佛山木版年画公众开放日”,吸引市民来现场了解年画。这样的开放日,至今已经举办了100多期,在七夕、情人节这些特殊日子,还开设“脱单”专场。

  除了“复活”经典年画,刘钟萍还与设计师合作,根据人们的需求创作新的年画作品,比如,准备用12年时间完成十二生肖年画的设计。

  陈岸瑛认为,年画的衰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传统印刷被现代印刷取代,随着电子图像、虚拟图像的兴起,图像的媒介和载体发生了剧烈变化;二是人们的居住环境和节俗发生了变化。但手工未必完全会被机械和电子取代,“例如版画在西方至今仍是一个较大的专业和艺术门类”。

  年画最大的价值是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复兴年画,就要在生活和节日中寻找那些不变的东西,“美好的愿望和祝福,永远需要某种物质载体”。“刘钟萍的年画体验活动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就在于她抓住了‘祈福’等不变的情感诉求,激活了年画的内涵,同时坚持采用传统的材料工艺,使得当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充满手工温度的物质载体。如果只是单纯把年画印在马克杯上,或者用机器批量印刷年画,就很难成功,那只是对传统元素粗暴的挪用。”陈岸瑛说。

  孙勇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与手工艺爱好者,也是一个科技发烧友。这两个身份大概注定了他要把年画做成表情包。他与年画的缘分要从2017年说起,他在中国美术馆看了一个杨柳青的年画展,“当时就被震撼了,完全颠覆了我过去对年画的认知”,“尤其对那套木板套色印刷的年画,如果能用数字化来诠释这么有趣和充满画面感的民间美术,那该多好”。

  “在移动应用和数字化领域,除了我们还没有人尝试去做年画相关的内容。”2018年年初,孙勇和朋友合作完成了“年画找不同”的小游戏,同时设计开发了年画表情包。

  在孙勇团队设计的这款表情包里,“不约”“打call”“随便你”,以及春节亲戚的终极三连问:“有对象没”“生二孩吗”“工资多少”,都能用年画元素来表达。年画的色彩对比强烈,特别讨喜,尤其是在表达夸张的强烈情绪时,还真挺合适的呢。

  “发微信,表情包已经是不可缺少的表达方式,年画的功能也是类似的。”孙勇说,“比如,你贴‘连年有余’,他贴钟馗,诉求肯定不一样;你贴一对门神,或者一对仕女,区别也很大。表情包正是提取了年画里不同的元素和形象,结合现在的流行观点和诙谐话语,让大家在聊天的时候就能了解到我们年轻的传统文化。”

  在孙勇看来,想让年画重回年轻人的视野,关键要让年画有更多曝光率,无论是实物还是数字化产品,“看见,习惯,接受,喜欢,了解,探究,这一系列之后才能谈传承和发展”。

  有了曝光率,又如何适应年轻人刁钻的眼光呢?“年画在过去是必需品,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失去了原来的使用价值之后,就要思考年画能以什么形式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孙勇透露,一款为年画填色的新应用将在2019年春节期间上线。

  解忧年画店、游戏、表情包……年轻人玩起了年画,重回春节的年画离春天还会远吗?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了解到,目前共有18项年画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别是:杨柳青木版年画、武强木版年画、桃花坞木版年画、漳州木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滩头木版年画、佛山木版年画、梁平木版年画、绵竹木版年画、凤翔木版年画、平阳木版年画、东昌府木版年画、张秋木版年画、夹江年画、滑县木版年画、老河口木版年画。

  2019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组织了“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天津杨柳青、山东高密、江苏桃花坞、广东佛山,还有重庆梁平、湖南滩头、河南朱仙镇,把这些“年画重镇”访了个遍。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介绍,年画在清中期达到高峰,清末民初,内忧外患,年画的农村市场受到很大冲击,传统年画式微;而在天津、上海等城市,则兴起了新的主题和样式的“改良年画”,以及与西画结合的月份牌年画。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画还出现过创作高峰。

  “年画真正衰微是因为传播方式的改变,大家都不贴年画了,别说年画,连港台明星、卡通动漫的海报都不贴了。而且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不只是年画,整个传统工艺行业都走到了最低谷。”赵罡说,“现在开展‘年画重回春节’,这是一个‘文艺复兴’的时代,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新建构我们的文化体系。”

  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曾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还远渡重洋到日本、英国、德国,特别是对日本的“浮世绘”产生了重要影响。“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成立于1959年,2001年整体划转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从第二年9月起,学院学生们通过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方式,进入“桃花坞木刻年画研修班”。高校与非遗传承保护结合,为年画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赵罡认为,年画在当下有传承和传播两大任务:年画表情包等依托于年画元素的文创,属于传播范畴;“脱单年画”等用传统工艺做成的新主题年画,则属于传承。“在年俗活动中,用年画所蕴含的意义和传统人文价值,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提升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让生活有仪式感。就像西方人觉得有圣诞树才叫过圣诞节,那中国人贴年画才叫过年,形成这样的氛围,年画才能真正复兴。”

  马上过年了,你要不要贴一贴年画?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