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地方两会热点话题有哪些?

2018-03-01 17:50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大风鼓荡霾云开,乘风扬翅越星海。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积极谋划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展现着新时代的新气象。

  作为观察区域发展的重要窗口,地方两会触摸着时代脉动,承载着百姓期盼,成为洞悉全国大棋局的“风向标”。从“重现山清水秀”到穿“新鞋”走“绿道”;从“总量情节”“速度焦虑”到“去除经济水分”;从“房住不炒”的土地供应到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各地两会上,清新的会风、务实的建言、科学的擘画,令人印象深刻。

  一花一世界,管中有乾坤。再过两天,中国将进入世人瞩目的“两会时间”。站在新的起点上,来自各地代表委员的好声音,必将凝聚好各方智慧与力量,不断激荡新风候、成就新作为。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文章——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日前完成交工验收,通车在即。 新华社记者梁 旭摄

  春天里,我们阔步前行

  ——聚焦2018年地方两会热点话题

  ■陆天成 姚硕贤

  话题一:经济高质量发展

  焦点:淡化GDP目标 振兴实体经济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两会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高频词,很多地方在制定经济增长目标时更加务实,主动下调了预期目标,降低了GDP增速。例如,与2017年相比,云南从9.5%下调至8.5%,重庆从9.3%下调至8.5%,浙江从7.8%下调至7.0%。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GDP增速最高的贵州,则从10.2%下调至10.0%;经济体量连续29年保持全国第一的广东从7.5%下调至7.0%。

  各地主动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展现了主动适应新常态,兼顾增长与转型、应对压力与挑战的良好姿态。在此基础上,多地已开始取消对部分市县的GDP考核。海南就明确,今年将取消12个市县的GDP、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考核。

  在淡化GDP增速的同时,振兴实体经济也成为多地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广东将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4.2∶43.0∶52.8,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3.2%。安徽将全面展开全省新兴产业重大基地、重大工程、重大专项建设,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2%和14.5%的目标。总的看,转方式、调结构令实体经济迎来新发展机遇,以振兴实体经济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已成共识。

  话题二:保障和改善民生

  焦点:住房租购并举 医改逐步深化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租赁市场供地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各地2018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中的“主旋律”。北京提出将推进已供地290万平方米共有产权住房和600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建设,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5万套,完成棚户区改造2.36万户。上海计划今年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20万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9万套。广州明确要率先实施“租购并举”,组建3家国有住房租赁公司,搭建“阳光租房”平台。深圳将开工和筹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10.2万套,建成住房租赁监管和服务平台。

  除了加强住房保障外,不少地方还将推进“三医联动”、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做法列入工作计划。山西提出,健全“三医联动”长效机制,推动医改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上海计划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继续做实“1+1+1”签约服务机制,加强全科医生、护理人员、公共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河北提出,着力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工程,全面落实药品采购“两票制”,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推进26家公立医院现代管理制度建设试点。

  此外,不少地方也表示,将巩固取消药品加成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医改成果。

  话题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焦点:绿色生态农业 土地制度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产业兴旺。为此,各地把大力发展农村产业经济作为落实这一战略的重要抓手,以期让农民不出家门、不出乡门就可以实现就业、增加收入。

  北京提出,突出农业生态功能,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继续推进农业“调转节”,积极打造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区。安徽和青海均明确,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天津将扶持区域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发展,建设4个区域农产品电商服务平台。山西将扶持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和农业信息化平台,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提升特色农产品竞争力。

  在为农村发展创造绿色环境的同时,一些地方还锚定了土地制度改革。山西提出,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促进土地有序流转。河南提出,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稳步推进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探索盘活用好闲置农房和宅基地。云南表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话题四:打赢脱贫攻坚战

  焦点:脱贫“成绩单” 作风专项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各地两会上,脱贫“成绩单”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多个省份实现了百万以上人口脱贫。

  笔者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发现,2017年全国至少有100个贫困县实现脱贫,预计2018年还会有300个以上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的版图越来越小。比如,贵州去年就减少贫困人口120万人,90个贫困乡镇、2300个贫困村“脱贫摘帽”。云南预计2017年实现115万贫困人口脱贫,四川已有15个贫困县摘帽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实现108.5万贫困人口脱贫。

  目前,甘肃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692万人减少到189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年均增长13.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山西5年多来累计退出4800个贫困村,27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3.6%下降到3.9%。

  取得成绩的同时,各地还将开展脱贫攻坚领域作风专项治理,对“数字脱贫”零容忍。安徽将完善脱真贫真脱贫工作机制,健全防范返贫机制,完善督察考核方式,加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四川提出,绝不允许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形式脱贫,确保脱贫成果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河北提出,2018年内要实现5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话题五:生态文明“绿色清单”

  焦点:低碳循环发展 重点防治污染

  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多地在部署工作时,都强化了生态环保这一重要发展指标。山西对约束性指标的要求毫不放松: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3.9%。重庆计划实施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福建将着力绿色发展,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壮大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地方两会上被多次提起。不少省份针对污染防治,提出了具体措施和目标任务。北京表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从“结构性减排”向“内涵型减排”转变。辽宁将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整改落实工作。山东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主动做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稳妥有序开展电代煤、气代煤行动。湖南出台实施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重点放在打赢长株潭地区蓝天保卫战上。海南表示要确保64个城镇内河湖污染水体治理全部达标,主要河流湖库水质优良率不低于95%。云南将加强重点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参与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推进洱海抢救性保护行动,强化滇池、抚仙湖等九大高原湖泊生态系统保护与治理。

  话题六:深化法治实践

  焦点:强力反腐 司法体制改革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地如何部署新一年的反腐工作备受关注。

  天津提出,坚决铲除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山西用“浴火重生”来评价5年来的发展进程,并强调将标本兼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围绕纠正“四风”突出问题,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查处懒政怠政、推诿扯皮等行为,破除“中梗阻”,增强执行力。

  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方面,部分省份大胆开拓、不断创新,形成了“头雁效应”。天津坚持扁平化管理与专业化建设相结合,在全国法院率先完成中、基层法院内设机构改革,内设机构数量由361个减至234个,精简比例为35.2%,组建新型办案团队719个,大力推行院庭长办案常态化、制度化。同时,落实办案质量终身责任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海南则确定了“问题导向,补齐短板,范式改革,整体推进”的思路,改革工作成效明显,67项改革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其中,海南法院在改革中首创的类案参考、案件“二维码”和专业法官会议制度被称为司法体制改革三大创举。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