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晖:感悟石油精神 讲好石油故事

2018-06-07 17:4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中国石油报社新闻中心主任 王晓晖

  ——照片里的这位藏族姑娘,是青海销售玉树分公司西杭加油站经理才仁吉藏,大家更喜欢叫她的小名——春花。春花26岁那年,玉树7.1级地震,带走了她的5位亲人,家园被夷为平地。悲痛中她选择坚守,与同事们一起,流泪持枪为救灾车辆加油。她心里是这样的念头,多加一枪油,受灾乡亲就能减少一份伤痛。这是她将站里的情况处理完后,才匆匆赶回已是废墟的家。左手拿的是加油站的油品分配情况表,包里装的是站里的所有加油款。

  ——这张照片的主人公叫吴文峰,是工程建设公司拉美公司总经理。最爱说的一句话是爱拼才会赢。20年来,他参与和组织了28项油气工程,地域跨度从中东到中亚再到拉美,年均飞行里程相当于绕地球两圈半。大家可以看到,他的左臂有一道长长的伤口,先后做过3次手术。但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期,一根钢筋和骨头永远长在一块儿。每次过安检都会被拦下,被同事戏称是“铁臂阿童木”。

  ——这张照片拍摄地在中国的最北端,大兴安岭北极村加油站,这里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五十三度。这是站经理王海军,唯一的员工是宋连辉,他妻子。从2011年建站起,小两口在这里一待7年,站就是他们的家。右上角墙上的照片,是他们唯一的结婚照。也是一张一个人的结婚照,因为丈夫走不开,照片里只有新娘。再有几天,他们的孩子也将在这里降生,他们一家的坚守故事仍在继续。

  ——这是高丹,西部管道库鄯线觉罗塔格减压站员工。一座站、一个人、一条狗,1000多个日夜,这样一个40多岁的汉子,竟然学起了十字绣,用十字绣疏解孤独,被大家称作是“绣花的男人”。

这,就是石油人。是记者采访笔下的石油人,是新闻镜头中的石油人,是工作中、生活中,一个一个平凡的石油人。

  ——相信很多人对这张组照片十分熟悉,物探冬季作业。在天津大港的这块滩涂地,重型设备用不了,全靠跪着爬着施工。队员每天平均要跪爬三公里。跪爬一天上岸,还得再重新学着走路。这位鲁国力,42岁,他说,流鼻涕也没法擦,一擦满脸泥。上厕所就更难了,穿的是连体皮衣皮裤,浑身的泥,上岸不易,因此即便汗水浸透,也得忍着少喝水。网络上,他们被称作“跪着养家的石油人”。

  ——还有,这样一群人,30年只专注于一件事,提高东部老油田采收率,他们就是大庆复合驱技术创新团队。这支石油科技战线的“梦之队”,从“小伙伴”拼成“老伙伴”,黑发熬成了白头,但他们自主创建了完整的技术体系,使主体油田采收率突破60%,创造了油气开发的世界记录。

  这,就是石油精神。是我们采访笔下的石油精神,是新闻镜头中的石油精神,更是生动而鲜活、人格化的石油精神。

  其实,这样的人和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当春花悲伤的时候,我们陪她流泪,采访本打湿了,镜头模糊了;

  当钻井工人克服困难也要打好井的时候,我们一起忍着高原缺氧的不适,上井架爬钻台将采访进行到底;

  当海外石油人在动局中推进油气合作时,我们同样负重几十斤的防弹衣,坚守在火热的创业一线……

  我们理解了石油精神:

  石油精神并不高深,就是立足岗位,执着向上;

  石油精神并不遥远,就是默默坚守,是身体的苦行,更是意志的修行;

  石油精神并不抽象,就是永不服输、不断超越、不断创新。

  我们也一直在思考,石油精神的源头在哪里?我们深入一线,扎根基层,寻找答案。一个个普通石油人的故事告诉我们,石油精神是人格化的,它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他,石油人在哪儿,石油精神就在哪儿。

  我们也一直在思考,石油精神源源不竭的动力来自哪儿?在每一次采访和对话中,我们深深感受到,石油精神的生命力来自于实践,只有在实践的土壤中才能成就发展的伟力。

  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时空变迁,石油精神何以能够历久弥新?那就是在每一个不同的时期,为祖国加油,为时代加油,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加油,都是石油人永恒不变的主题。

  感悟精神传承精神,汇聚力量激发力量。精神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在新闻战线为石油做出更多贡献。哪里有石油事业,哪里有石油人,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

  我们登山、我们出海,我们走进沙漠,我们奔赴海外……离“石油精神”近点,再近点。

  这是汶川地震来袭时,我们记者余海在震中映秀镇现场采访报道,当时的映秀余震不断;这是记者金添在雅安现场报道;这是天津大爆炸后,我们记者林培军与第一批抢险勇士一同进入现场,但少为人知的是,他们都悄悄签下了遗书;这是我们在生产前线驻地,点着蜡烛讨论交流;这是我们每每在重大新闻战役,重点报道时期,加班苦熬,通宵达旦编辑排版。

  新闻工作中,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因为讲好石油故事,传播石油正能量就是我们的初心。与时代同行,与新闻同行,与石油同行!我们一直在路上!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