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取厚势,落子开新局。万物勃发的春天,播撒希望的两会。军民融合发展这个国家战略,今天再次成为刷屏焦点。
今天上午,习主席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必然选择。
秉纲执本,百川归流。这段分量厚重的论述,是习主席发出的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时代动员令。战鼓催征,时不我待!
这不是习主席第一次强调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发展成为习主席在每年全国两会上必讲的问题。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在军队多次重要会议上、在深入部队和地方的调研视察中……习主席亲自推动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一批管全局、管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相继推开。
在这段恢宏的历史进程中,镌刻下一些闪光的历史细节。
2017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习主席亲自任主任。这个新职务背后,是一份如山的责任,充分体现了党的核心、军队统帅对强国强军事业的亲力担承和强力推动。
此后,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分别在2017年6月20日和2017年9月22日召开两次全体会议。就在10天前,习主席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认识在深化、实践在推动。
流动的时间凝固成历史,纷繁的细节凝练成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进行总体设计,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战略规划引领不断强化,重点改革扎实推进,法治建设步伐加快,军民融合发展呈现整体推进、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从领袖的高度关注中,可以看出实施这个国家战略的深意。
富国强军离不开军民融合的托举——
历史的天空,风云聚散。纵观近代以来的大国兴衰史,我们发现,有的文盛武衰、国富兵弱,成了“泥足巨人”,屡遭侵犯、百般受辱;有的穷兵黩武,要“大炮”不要“黄油”,国防工业畸形生长,导致国家走向崩溃。
由此,很容易总结出一条规律——军强未必国兴,军弱必致国衰。
“兵不强则不可以摧敌,国不富则不可以养兵。”富国与强军,犹如“剑”与“犁”,两部轰鸣的引擎。
要想让“剑”与“犁”合奏激越时代的交响曲,需要一只无形“手”的协调指挥、奋力挺举。
恩格斯说,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就造成一个新的力量。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我们追寻的那只无形的“手”、那股托举的力量。
据相关统计,中国的年度经济增量,已经相当于一个中等发展国家的经济规模,全球经济和战略重心开始从欧洲向亚太转移。放眼世界,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正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对我国安全环境提出了严峻挑战。
时来天地皆同力。可以说,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是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重要途径,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
提高打赢能力需要军民融合的支撑——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
2017年4月26日,首艘国产航母成功下水。参与设计制造的500多家配套单位,其中多数是非军工企业,军民融合率接近80%!网友评价:“解放军战斗力指数爆棚,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在出力!”
军事对抗比拼的是国家战争潜力和国防实力。如果说战争的前台是军队的较量,那么战争的后台则是军民融合深度的较量。谁融合得快,谁就掌握主动;谁融合得深,谁就赢得先机。
当今世界,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相通性、相关性、替代性越来越明显,利用地方技术优势、市场资源和人力资本,能推动武器装备、信息技术、战场建设升级换挡,进而带来战斗力的“倍增效应”。
美国F-16战斗机训练模拟器原价3500万美元一台,利用好莱坞的电影拍摄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图形制作技术后,单价下降到300万美元,战斗力成本降低了,战斗力质效却提高了。
是的,伴随着首艘国产航母成功下水,歼-20列装部队呼啸苍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再添新星……在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许多军民融合领域共同打造的武器装备竞相涌现、加速列装,令战斗力大为增强!
自不必说淮海战役的“小推车”,当地方经济、科技、人才、信息、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优势,找准与军队建设发展的结合点、共赢面,有机地熔铸在一起,犹如形成战斗力的坚固“合金钢”。
军民融合打通“楚河汉界”,带来的是犁砺剑锋,剑犁合璧!
军民融合必须打破观念壁垒——
军民融合之难,难在打破思维理念上的“坚冰”。
早在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军队就提出了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的军事技术革命”概念,还被写入《苏联军事战略》。然而,这个跨军地的重大课题,在当时苏联“军”“民”割裂的壁垒面前,并未付诸实施。后来反而是,统筹地方和军方力量的美国,率先发起信息技术革命。
观念上的落伍和掣肘,比枪炮生锈更可怕。
那些秉承“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愿意融别人、不愿意被别人融”“共享别人的资源可以、分享自己的资源不行”“我的地盘我做主”、挤压排斥竞争对手等不良问题和倾向,就不可能突破利益的藩篱、体制的“瓶颈”,这很要不得。
西班牙诗人乔治•桑塔亚那曾说:让哥伦布发现一个新世界的,不是海图,而是眼光。军民融合,归根到底还是要增强大局“眼光”。
军民融合,须强化开放共享观念,坚决打破封闭垄断,从强国强军的战略大格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则事可成。
军民融合呼唤向纵深挺进——
开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这是一道实践题。
去年以来,通过行动答题的越来越多:5家军民融合银行相继组建、5家地方优质物流企业与军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122家优势民企步入战机修理行列、31个省区市军民融合领导机构相继组建运行、20多个省份出台了地方军民融合发展规划……
于普通民众而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带来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军转民”成果越来越多,“民参军”企业遍地开花。犹如网友评论:恰如“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立下愚公移山志,一张蓝图干到底。
前不久,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推进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和资源共享、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发展、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军地人才双向培养交流使用、社会服务和军事后勤统筹发展、国防动员现代化建设、新兴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号角吹响,使命如山!习主席在今天的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加强战略引领,加强改革创新,加强军地协同,加强任务落实,努力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
无疑,我们站在了军民融合发展的“风口”。扎扎实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
|本文系钧正平工作室原创;作者:大钧;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