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报告响起60次掌声 藏着这样的“结构密码”

2018-03-06 10:26 来源:环球网

  每年两会听取报告,“数掌声”一直是许多人的“保留节目”。李克强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收获全场掌声60次,创了近年新高。

  不过,简单“数掌声”意思不大,甚至可能造成“失焦”,偏移了关注重心。但掌声有时也会呈现新现象,做一些分析,也能得到启迪。

  “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段,短短325字,出现了5次掌声。也就是说,总理平均念65字就获得一次掌声。

  比如,对应着报告的结构,掌声也有“结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三大部分,“过去五年工作回顾”获得掌声12次,“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掌声3次,“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掌声45次。如果算“掌声比”,前两部分基本对应其篇幅的比例,而第三部分的“掌声密度”相对较高。把掌声视作期待,人们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更期盼一个精彩的未来。

  而这送给未来的45次掌声里,又有些特殊的“峰值”——“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段,短短325字,出现了5次掌声。也就是说,总理平均念65字就获得一次掌声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有掌声,“决不允许执法者吃拿卡要”有掌声,“清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各类证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也有掌声……

  有时总理一句话只说了一半,掌声就将其打断,比如去年提到电信网络“提速降费”时。此情此景今年重演。

  如此密度是多年罕见的。这当然不是因为报告“写得漂亮”,而在于其击中了真正的“痛点”——企业与群众的痛点、改革的难点,无疑正是人们最为关切的聚焦点。

  这样切中痛点的掌声,几乎贯穿全场。“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听完这句话鼓掌的人,显然想到了此前社会热议的多起公共事件。《政府工作报告》里用这样的方式回应社会关切,赢得的是赞赏,更是厚望——这样的事关乎每个人最切身的情感和体验,而要从话语变作现实,政府需要付出的努力才刚刚开始。

  许多人还有一个同感:密集出现的掌声,常常把报告打断;有时,总理的一句话甚至只说了一半,如潮掌声就不由分说将其打断。 去年同样场合,在提到电信网络“提速降费”时,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此情此景今年重演,出现的地方恰好还是那个话题——去年的“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变成了今年的“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

  一个好报告,需要吸收类似“此处应有掌声”的技巧;但《政府工作报告》没有囿于这样的“套路”。

  有人说,不期而至的掌声,似乎让报告听上去不太连贯。但换个角度,“不连贯”的报告,既折射代表们热情有加,本身也有别样价值。

  比如“鼓掌点”的问题——许多人作报告都有个技巧,每隔一些篇幅,要适时安排一些特别的话语,或调门提高,或富含文采,预示“此处应有掌声”。一个好报告,需要吸收这样的技巧,但也不能只有技巧——技巧用拙了,就成了“套路”。

  而代表们不约而同赞叹《政府工作报告》“是个好报告”,好的方面之一,恰恰就是没有囿于套路——报告中有许多文采斐然、让代表感慨“激动人心”的句子,彰显政府工作的价值取向;但除了文采,报告更有清晰的目标路径,有可量化、可评估的数据指标,甚至不乏自我加压、将自己“顶上杠头”。 这些“干货”,带来了不少出其不意的掌声,由此而来的“不连贯”,可能更趋向某种“完美”。

  当然,“掌声结构”的意义,终究还是提供一个参照——既是给观者,更是给政府。后续的工作征程里,“此处应有掌声”,就意味着“此处要格外认真”,因为每一次掌声,都不只是褒奖,更是期待、要求和鞭策。

  代表们鼓掌的意义也在于此,拍手绝不是两会的全部。手拍完了,人们更要拭目以待,更要用心监督:承诺能否如期兑现?兑现又是否足够坚决?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毛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