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4日讯 (记者 林火灿) 精准脱贫是我国当前“三大攻坚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郭军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脱贫攻坚领域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有必要开展脱贫后评估工作,为全面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重要保障。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89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贫困发生率3.1%,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仍有30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在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老年人、病人、残疾人等特殊贫困群众比例不小,越往后脱贫攻坚的难度也会越大。”郭军代表说,根据中央部署,“十三五”期间,我国每年都将有千万贫困人口脱贫。不过,这些贫困人口脱贫后能否走上自我发展致富道路、是否会出现返贫现象,都值得高度关注。
郭军代表认为,为进一步强化对脱贫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的监测,并对扶贫工作成效予以跟踪,有必要开展脱贫后评估。当前,我国具备开展脱贫后评估工作基础和条件: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将精准脱贫工作纳入各级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二是向集中贫困地区派驻了大量驻村扶贫帮扶干部,这批干部在后评估工作中可以继续发挥作用;三是我国已经建成了贫困人口数据库,这些数据进一步完善后,可以为脱贫后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撑;四是近年来,我国已经有数千万人口脱贫,他们的生存、生产和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都将为开展后评估提供重要基础。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建立开展扶贫工作后评估工作机制,用2年左右时间制定后评估工作方案,并在3至5年后选择一批脱贫地区开展扶贫后评估试点,重点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完善扶贫政策提供依据。”郭军代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