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6日讯(记者 魏金金专栏)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3月3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在驻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贺云翱认为,我们不能把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工作单纯地认为是建设一些硬件设施或是公共文化设施就完事了,应该像抓经济工作一样切实抓好乡村的文化建设工作,要精准化、重内涵、重品质、重效果,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 摄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谈及当前我国部分地区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问题,贺云翱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第一,当前乡村中大量的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尤其是青壮年群体流失严重,而留守在农村的多是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乡村振兴首先应该是乡村精神的振兴,从而吸引一部分年轻人回来。
第二,散落在中华大地的乡村数量不胜枚举,有些乡村更是独具历史文化底蕴。在当前乡村振兴的进程当中,整治空心村问题,很多地方都在进行拆并。但拆什么村子、如何选择拆并对象其实颇为重要。比如,对于那些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但交通不方便的村落,我们到底要不要拆?拆的背后其实是一个价值选择的问题。
第三,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专门提到了关于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公共文化建设等问题,但在实际调研中不难发现存在一些“重数字、重检查”的现象,“就是不管村子大小,不管村子里是否有人,反正我都给你按照数字建起来,比如农家书屋、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但空心村是没有人用的,这实际上就是浪费”。乡村振兴的文化建设工作要做细,要精准化、重内涵、重品质、重效果,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不能重数字、重统一采购、重统一安排。
第四,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文化建设要有规划。现在很多地方的文化建设并没有具体的实施规划。再小的项目,我们都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规律办事。
第五,目前,乡村振兴最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人才的缺失。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不愿意回到乡下。现有村官更多的任务是要做总体的管理工作,没办法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专门从事文化建设。而文化建设是跟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道德理念等密切关联的,是很生活化的,需要寻觅参与文化建设的人才。
第六,虽然现在很多村子里的文化设施都已经建设起来了,但具体使用效果并不能让大家满意。比如一些村子尽管配置了垃圾处理设施,但周围还是有部分村民乱倒垃圾。硬件建设诚然重要,文化方面的软件建设同样需要跟上。不妨通过教育、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来进行知识与文化的普及。
第七,大部分的农村都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提出将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等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那么,具体到每个村子,这个村子有哪些非遗,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家庭作坊,谁来进行文创设计,产品如何通过合理的渠道实现市场推广与销售等,这些都需要调查、研究。
现在一些农民开始打算修订家谱,编写村史,但苦于没有设施、没有经费。贺云翱认为,这些同样也是乡村精神重建的重要方式。如何让乡村的传统文化建设和我们现代的公共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这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