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保江(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浓墨重彩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写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最严格的法律和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就。
“不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既是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觉悟”,又是我们作为一个负责任社会主义大国向世界做出的“承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快速增强,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视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强调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但是,也有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不重视环境保护,盲目追求GDP,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结果导致河湖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现象严重;一些地方由于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已经接近或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一些地区持续遭受雾霾袭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高发多发;等等。这种状况不改变,不仅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会大打折扣,而且会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严重影响“两个一百年”,尤其是“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进而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进程。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建设现代化国家,走欧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行不通,而应该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