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致敬非凡匠心 传承非遗之美

2017-09-24 19:18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9月22日,由中央网信办和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在湖北武汉正式启动。启动仪式结束后,记者们走访了多位武汉非遗传承人,详细了解传承背后的故事。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致敬非凡匠心 传承非遗之美

  2013年微雕工艺被评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为常世琪微雕作品

  用大半辈子钻研一项工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无论是从艺30多年、在鄂派紫砂工艺路上越走越有特色的江城,还是从雕竹子到雕头发丝儿走了40年的常世琪,亦或是84岁的汉绣第四代传人任本荣,他们都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答案,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匠心的独特魅力。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孕育出无数艺术瑰宝。经历时间的磨洗和沉淀,一些成为了今天耀眼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某种意义上,非遗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标记。非遗传承,也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注解。

  非遗在从过去走向未来、从老手艺变成新时尚、从鲜有人知到进入国际视野的途中,一代代非遗传承人功不可没,他们也一直在默默笃行着。传承之贵,贵在追求极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常世琪老先生一样,静下心来在比猪鬃还细的毛发上,刻画下用40倍的显微镜观看仍旧形象生动的图画;传承之贵,贵在耐心——一年半才能雕出一件玉雕作品,假如没有袁嘉骐和他徒弟们一样的耐心,很难成为玉雕工艺的助推手;传承之贵,贵在创新——将楚韵文化融于传统汉绣工艺,任本荣老先生在继承与创新之间找到了契合点……不惧反复与孤独,从青涩到老练,从懵懂到熟知,每一项技艺的传承背后,都凝聚着一股非凡的匠人精神:初心不改、追求极致。人们赞其清誉、痛其苦难、叹其成就的同时,也为这些非遗传承者们由衷点赞!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生产商或许可以借助高速运转的机器流水线般生产出一批批传统工艺品,但我们却更信赖那些出自老师傅们之手的物件。这并非仅仅因为质量上的差异,更重要的在于那些复刻的产物,多少缺失了一种指尖上的温度。“十指连心”,从内心灵感的生发到指尖温度的传递,每一件出自老师傅们手中的作品,都带着一份天然的情感,这是老师傅们一直坚守的情怀,是任何高精尖的技术都代替不了的。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致敬非凡匠心 传承非遗之美

  2008年,汉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汉绣第六代传人(任本荣孙女)

  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曾几何时,我们在赞叹老师傅们精湛技艺的同时,也不免发出“由谁继承”的疑问。多项传统手工艺因后继乏人最终销声匿迹的新闻时有见诸报端,让人深感痛惜。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承路在何方,成为了一道现实又紧迫的难题。值得欣慰的是,已经有大量年轻人正加入到非遗传承的大军中来,比如上述几位非遗传承人,均已找到了自己的接班人。传承路上,天赋固属难得,然而后天的磨炼也必不可少。年轻人要想赶上老师傅们的脚步,还有很长的路走,但为非遗传承表现出势不可挡气魄实属难能可贵。

  如果说,在识字率、文化程度普遍低下的过去,言传身教是师傅授业的唯一选择,那么在人们文化水平普遍提升、学习资料异常丰富的今天,老师傅们依旧坚持亲身示范、口传心授,则体现出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的无限韵味。也正是师傅们这样的责任心、亲和力以及个人魅力,吸引着更多年轻人的加入。

  2017年被称为“非遗直播元年”,网络无疑为非遗传播提供了无限可能。直播让古老的非遗时尚起来、年轻起来,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走入了更多人的视野。今年6月以来,光明网联合斗鱼直播走访国家级省级非遗技艺传承人,推出30多场移动直播,让广大网友目睹了众多非遗传承人的风采。而此次“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大型网络传播活动,也在网友们之中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讨论热潮,为开创非遗保护的新局面,提供更多崭新的思路、想法。

  社会发展需要匠人,我们需要匠人精神。时过境迁,一些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唯无惧才能坚持,唯磨砺才能瞩目,唯创新才能发展,唯匠心才能传承。(水 远)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袁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