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找准源头活水 非遗保护才能生生不息 _文艺原创 _光明网

2017-09-20 20:11 来源:光明网

  自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形成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经验。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便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种。近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记者团在非遗“富矿”贵州省采访时发现,黔东南州的手工艺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非遗保护的中坚力量。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找准源头活水 非遗保护才能生生不息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水族马尾绣。

  黔东南州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3个保护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3项72个保护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2项242个保护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54项300个保护点,其国家级项目总数位列同级地州市第一,是全国名副其实的非遗大州。如此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也对合理而有效的保护传承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实践来看,黔东南州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趟出了一条非遗保护的新路子。这些合作社,以非遗技艺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专业设计、集中培训、分散生产、统一收购销售的方式,带动了数万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村民通过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在家门口轻松实现就业。更为重要的是,村民在非遗保护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非遗保护和传承本身成了村民的一项谋生技能与工作,就业、生活和保护融为一体,村民们自然有了动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解决了村民对于非遗保护的参与问题。一些非遗项目后继乏人,无人传承和发扬光大,恰恰是最大的难题所在。而要让民众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上来,最重要的便是要解决非遗保护走进现代生活的问题,即让民众感受到非遗的价值与获得感。从效果来看,黔东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路子,已然是走对了。

  非遗保护,不能曲高和寡,不能与民众的实际利益和生活脱节,这是黔东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所给出的最重要启示。用文化部非遗司相关负责人的话说就是,“村民是乡村文化的主体,普通民众的参与是传统村落和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与其设法从外面找帮手,不如就地挖掘本地村民的积极性。一来,他们本身就是活生生的传承人;二来,由于生活习惯早与非遗项目融为一体,非遗也只能由他们来发扬光大才能真正具有源头活水之效。

  另外,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推进“精准扶贫”,非遗保护也完全可以与之相结合。比如,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能够给村民带来怎样的就业机会?精准扶贫又需要结合哪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按照这样的思路,往往能够在扶贫与非遗保护方面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实现多赢。

  非遗保护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只有找准了源头活水,才能真正源源不断,生生不息,事半功倍。在这方面,黔东南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方式,无疑作出了示范,值得更多的地方引以为鉴。(方 明)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