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贫困户朱学兵住房变迁记

2018-01-05 21:45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朱学兵正在摘菜,身后是加盖了一层的新房。记者 颜安 摄

开栏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部署。把党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千家万户,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对新闻工作者“走转改”要求,本报今年继续鼓励记者下基层、转田坎,实地采写最鲜活、最接地气的新闻稿件,并开设“来自田坎的报道”栏目。希望通过这些报道,反映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反映基层群众真实的生产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企盼。

  敬请关注。

  “来,外面冷得很,快进屋来烤烤火!”1月3日,重庆日报记者来到奉节县平安乡文昌村,村民朱学兵热情地招呼着。

  这是一座砖混结构的农房,家里没什么像样的家具电器,墙壁也没抹灰,看上去有些简陋。

  然而,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朱学兵已是无比满足——51岁的他,人生中经历了两次搬迁,住房从山洞变为土房,再变成现在的砖混房,殊为不易。

  当了25年的“山顶洞人”

  从这座砖混房背后往山上走200米,有一个山洞,朱学兵曾在这里住了25年。

  山洞里很黑,只有洞口照进来的微弱光亮,借着手机里的手电筒光,重庆日报记者发现,这个山洞空间很高,进深却不到20米,洞壁各种怪石凸起,一不小心就会撞上。

  山洞虽已废弃多年,但仍能看到当年朱学兵在此生活的痕迹——位于洞口边的灶台是用泥巴砌成的,覆满杂草,一角已坍塌。旁边有几块破烂的木板,下面垫着玉米秸秆,这就是床。

  朱学兵一家当年为何住在这山洞里,还有一段故事。上世纪60年代,朱学兵的父母结了婚,但父亲是头婚,母亲是二婚,民风保守的村民们老是在背后指指点点,父母一气之下放弃了村里原来的住房,躲进了这山洞里。饶是如此,母亲依然没能抵过风言风语,在朱学兵两岁时就郁郁而终。

  从小在山洞里长大,朱学兵没有觉得任何不适。常人能想到或者想不到的那些山洞生活的糟心事,在幼年的他看来都可以克服——除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因为山洞阴暗潮湿,看书写作业的桌子板凳用不了多久就要长霉;第二件事是洞壁和洞顶经过长期烟熏火燎,滴下来的水呈现朱红色,像猪血一般,这让他感到有些可怕;第三件事就是,在学校听老师讲了关于“山顶洞人”的知识后,他常常觉得自己像“山顶洞人”。

  随着年龄增长,看多了别人温暖干燥的房子,再看看自己的山洞,朱学兵想搬离山洞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可没钱,一家人能往哪搬?

  人生第一座房子是土坯房,也是爱心房

  在山洞里出生并居住了25年后,1992年朱学兵终于迎来第一次搬家。

  那一年,政府开始清理住在洞穴里的贫困户。作为文昌村唯一的“山顶洞人”,朱学兵在政府的安排下搬了出来。

  “补助了我们500块钱,让我们在外面盖个房子。”朱学兵说。

  但要建房,500块显然不够。于是,村里便发动党员干部给他投工投劳,总算把土坯房的四面墙壁给立了起来,到了盖房顶时实在是没钱了,村里又让党员一人捐一根木料,朱学兵四处去寻了些塑料薄膜、胶纸覆在上面,用砖头压着。

  就这样,这座“爱心土坯房”好歹算是建成了,这也是朱学兵人生中第一次住进真正意义上的房子。这一住就是10年。

  但毕竟是土坯房,而且建造时缺钱少料,住久了,各种问题也就出来了。墙壁开始漏风,到了冬天特别冷,下雨时,外头下大雨,家里就下小雨。“床罩上方的胶纸要是兜满了漏水,就会‘哗’地一下倒下来,铺盖枕头都会打湿。”朱学兵拼命地种地、养猪、打零工挣钱,梦想着有一天能住上砖瓦房。

  2002年的第一场雪,压垮了土坯房的最后一根木条,半个家坍塌了下来,盖新房已是迫在眉睫。

  土坯房变砖混房,还娶了老婆

  “要盖,就要盖一个不漏雨、不透风、不被大雪压垮的房子。”朱学兵这样想。他绞尽了脑汁,东拼西凑了一万多元,在离土坯房不远处盖起了两间砖混结构的房子。

  凭着新盖的房子,此时已35岁的朱学兵有了娶老婆的“资本”。几经周折,他与同村的张祖燕结了婚。张祖燕比他小17岁,身患癫痫、痴呆等疾病,随时需要他照料,但朱学兵还是很满足,“就我这条件,对方父母能同意女儿嫁给我,已经是烧高香了……”

  年迈的父亲在朱学兵娶了媳妇两个月后便撒手人寰。此后,朱学兵陆续有了3个小孩,两间房越来越不够住,于是他又想到了扩建房屋。

  但家里5口人,3个孩子都在读书,正是用钱之时,张祖燕又时刻需要人看着,家里全靠朱学兵一个人,哪有钱搞扩建?

  砖混房再扩建,生活更“有劲”

  转机出现在我市实施精准脱贫,特别是去年平安乡被列入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后,在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帮扶下,朱学兵一家再次迎来了新的曙光。

  “C级危房补贴了7500元,再加上扶贫贷款拿到了两万多元,我用这些钱加盖了一层楼,一下多出了3个房间,我们两口子一间,两个女儿一间,儿子单独一间,彻底解决了居住问题。”朱学兵高兴地说。

  更让他开心的是,不仅是居住条件,一家人的生活也在精准脱贫过程中有了明显改善:一家5口人都被纳入了低保,每月有1080元收入;三个孩子读书也有补贴;朱学兵享受了1.35万元的产业补贴,养了10只山羊,种了两亩辣椒;村里还给他提供一个扫地的公益性岗位,每年有5000元。

  “政策这么好,我自己当然也不能闲着,现在娃儿还小,最大的也才14岁,今后花钱的地方还多。”朱学兵的确没闲着,活得越来越“有劲”,除了种地、打零工,他还养了3头猪、10只羊。这3头猪,他准备留下一头制成腊肉,另两头卖掉,不过最近猪肉行情不太好。“我想过段时间再出手,到时卖了好价格,正好一家人过个丰盛年!”朱学兵喜滋滋地说。

  采访结束前,朱学兵又把重庆日报记者带到山洞,“明年我准备在洞里修点圈舍,喂几十头猪,再把山洞旁的山坡圈起来,让猪就在山间放养,你觉得怎么样?”顿了顿,他又像是在自言自语:“等挣了钱,我就把这房子再装修一下。今后娃儿大了,工作了,说不定我还会有更好的房子住。”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