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彰显中国式协商民主独特魅力

2018-03-14 16:37 来源:求是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广泛协商、汇聚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凸显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被赋予的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从国家建设、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肩负着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凝聚奋进正能量的政治责任和特殊使命。

  从国家建设的角度来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人民政协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大量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不仅敲定了国旗、国徽和国歌的最终方案,并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为政权巩固和国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法制基础。其次,随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转变为具有统一战线性质和政治协商职能的组织机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不断加强,开启了以协商民主来有效推进国家建设与国家治理的生动实践,许多意见建议受到党政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为促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不仅是为国家治理建言资政的重要制度保证,亦是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

  从政治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般而言,社会现代化势必导致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社会群体的多元化发展以及社会利益的多样化形态。新兴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具有较为显著的政治参与愿望及其他政治诉求。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迅猛转型,新兴社会阶层不断扩大,如何有效吸纳和满足各种社会群体差异化的利益诉求和政治参与期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过党派、团体、界别、特邀等方式吸纳党外人士和各界精英参与政治协商,人民政协成为中国共产党广泛联系和团结党外人士的重要平台,并为党采集社情民意、回应多元诉求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也有助于保障和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增进其对现有政治体制的了解与认同,并发挥各领域社会精英的智力优势,营造生动活泼、团结和谐、安定有序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政治生态,坚定各界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彰显了中国式协商民主的独特魅力。民主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实践过程。虽然票选民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但由于投票和选举本身不具备消弭和化解社会纠纷、利益冲突等社会矛盾的功能,有时票选结果反而存在引发新的社会怨愤的风险,因此,愈来愈多的目光开始投向如何发展协商式民主,即通过咨询、建议、讨论、协商等形式实现有效的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从某种角度而言,协商民主更有助于人民参与决策过程,让普通百姓直接影响政治决策过程,这比形式上的选举更具有民主的实质内涵。要做好协商民主,必须注意协商的细节、程序和过程本身,保障协商双方的信息交换过程公开透明,鼓励理性思考和辩论。中国协商民主的实践和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之路。要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鼓励敢讲话、讲真话,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见、逆耳之言和尖锐批评,真正做到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概言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致力于将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建立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立足于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实践过程,最大程度地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和画出最大同心圆,展现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独特优势。

  总之,中国自古以来有协商和资政的悠久历史传统(如古代的朝会制度),而中国共产党又秉承着走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声音的政治理念。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在国家建设、政治发展和制度创新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无疑是一种传统政治文化与执政党政治路线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民主理念与乡土中国的创造性发展。它不仅是中国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更为全世界的民主实践贡献了“中国方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应继续坚持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广聚合力的政治使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增进社会共识,汇聚起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