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进央企】中国制造赋予码头智慧“大脑” 洋山港四期12月开港

2017-11-30 21:1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组织开展的“十九大精神进央企”网络主题活动开始。几十名记者一同走进央企,集中报道央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情况。

  图为上海洋山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期全自动化码头。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上海11月30日讯(记者 王惠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坐落于茫茫东海之上的上海洋山深水港是中国港口建设的旗舰工程,洋山四期作为全球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所有环节均采用智能化和无人化的操作,并计划于12月10日开港试运行。在这背后,得益于中国港口建设体系的强力支撑。

  29日,中央媒体记者团走进了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简称“中国交建”)所属的上海振华重工,听取了中国交建以及下属中交三航院、中交三航局、中交上航局、上海振华重工的情况介绍,并参观了长兴岛港机生产基地和上海洋山深水港。

  作为世界最大的港口设计建设公司、世界最大的疏浚公司以及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制造企业,中国交建一直是上海洋山深水港建设的主要力量,提供了洋山港勘察设计、吹填造地、航道疏浚、码头及配套设施施工、港机设备制造和安装的全产业链服务。

  中交三航院副总工程师黄明毅表示,洋山港总投资超过700亿元,规划总面积超过25平方公里,设计年吞吐量超过1300万集装箱。建设期从2002年到2020年,共分四期建设,一至三期工程已经建成投产,洋山四期工程计划2017年12月10日开港。

图为上海港洋山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将于12月10日开港试生产。  

  洋山四期共建设7个集装箱泊位、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235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远期为630万标准箱。目前已经完成调试的首批10台岸桥、40台轨道吊、50台自动导引车(AGV)将投入开港试生产,根据规划洋山四期最终将配置26台岸桥、120台轨道吊、130台AGV。

  作为全球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洋山四期所有环节均采用“智能化”和“无人化”的操作。那么,这个“无人码头”究竟有多智慧呢?在全自动码头的展示动画里,有一批“无人驾驶AGV小车”格外引人关注,它们可深入悬臂箱区作业,有序而高效的在码头和自动化堆场之间来回运输,承担起码头 “搬运工”的角色。

  据上海振华重工洋山四期项目总经理助理王岩介绍,洋山四期的“无人驾驶AGV小车”不但可以在码头来回穿梭,完成各种作业,还能自行到换电站更换电池。更换电池全程只需6分钟,电池充满电仅需2小时,整个充电过程零排放,可节省能耗40%以上。这是振华重工亚洲首创自动化引导小车全换电技术,使中国成为继欧洲、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全自动化码头有序高效运作不仅需要设备,更需要软件系统的全面配合。谁在指挥“无人驾驶AGV小车”呢?答案是上港集团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TOS系统)和振华重工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ECS系统),两者组成了洋山四期码头的“大脑”与“神经”。这两套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让洋山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第一次用上“中国芯”。相比其他同类系统,TOS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岸桥边装边卸作业。ECS系统则取代了传统设备上的操作人员,给港口设备赋予智能化,把一辆辆AGV小车变成一个个智能的AGV车队,把一台台场桥起重机变成一个个智能化的堆场,把一座座岸桥变成能自主作业的巨型机器人。

  图为上海振华重工长兴岛港机生产基地,码头上摆满了各国订购的五颜六色的港机。

  此外,中国交建承建了我国几乎所有沿海等级以上码头的设计、建设,提供了优质高双宝效的装卸设备。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交建建设了100多个深水码头,遍及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南美洲,包括缅甸皎漂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和卡西姆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以色列阿什杜德港、科特迪瓦阿比让港、苏丹苏丹港、喀麦隆克里比港等;中国交建为全世界提供了80%以上的港口集装箱起重设备,遍及99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港口”已经成为靓丽的“中国名片”。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