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者林宝:14年起伏路 从当红艺人到文化使者

2017-12-04 18:31 来源:中国青年网

  林宝:歌行新疆 我的故乡。剪辑:綦智鹏

2016年上海演唱会上,林宝身穿中国古典旗袍,演绎歌曲。本人供图

  “离开故乡,并用漫长的时日去丈量,月亮与思念的短长……那片陆地俨然结实的肩膀,想用那根放飞的线绳系挂两端,一头是游子的遥想,一头是坚实的土壤……”

  舒缓绵长,优美伤感,一曲散发着浓浓乡愁气息的《离开故乡的人》,诉说着援疆干部对新疆的深切情感与难以割舍,唱出了歌者林宝对儿时故乡的朝思暮念与无尽眷恋。

  成片成林的胡杨林,一望无际的棉花田,美味绝伦的水果园,鸡鸭牛羊成群的乡野田间……与大漠黄沙为友,与夜中明星为伴。三岁那年,林宝跟随父母来到新疆阿克苏地区,在那里,她度过了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

  新疆在林宝心中有多重要?正如她自己所说,“小时候,我认为我的家在遥远的上海,但是现在才发现,阿克苏才是我成长期中记忆最深刻的故乡。”

  新疆记忆:

  星空很美 父亲是音乐路上的启明灯

  “阿克苏的星空特别特别美,抬头仰望,会感觉到浩瀚的星空离我那么近,而我在宇宙中是那么渺小。”记忆中的新疆全都是最美好的样子,林宝打趣说自己小时候是“野孩子”,爬树摘枣、采蘑菇、种棉花、河上溜冰,无忧无虑,十分欢快。

  从小,林宝就是文艺积极分子,邻居凑在一起聚会时,父亲总是让她唱个歌、跳支舞,“我的表现让父亲感到特别骄傲,我也很喜欢那种载歌载舞的氛围。”

  原来,林宝的父亲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是一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在林宝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奇葩”。别人去新疆,都是带生活用品,而父亲却带了一捆书,《红楼梦》、《西游记》、《封神榜》、《基督山伯爵》……而这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林宝小时候的精神食粮,“五六岁的时候就抱着这些书看,看不懂也看,等到八九岁时,渐渐开始懂了,已经刷了好几遍。”

  除了满腹诗书,父亲在艺术方面的才华也深深熏染着林宝幼小的心灵,“我父亲是个超级沪剧迷,唱歌、画画、书法、手工样样精通。”

  林宝清楚地记得,奶奶询问林宝父亲有什么需要的东西时,父亲让奶奶买一台收音机和一些磁带寄到新疆,就这样,邓丽君、韩宝仪、齐秦、李玲玉、费翔等歌手演唱的流行歌曲便传入了朴实的异域小城,也渐渐奠定了林宝对于流行音乐的认知。

  林宝遗传了父亲的艺术天赋,并成为父亲沪剧传承的重点培养对象,十岁那年,她已经会唱《雷雨》和《一个明星的遭遇》两部大戏。

  新疆人能歌善舞,热情奔放,在那种不受束缚的环境中长大,林宝也潜移默化地拥有了一些独具少数民族风情的特色表达方式,“比如,与小朋友隔得很远时,对话就会扯着嗓子喊,时间久了,就会像唱民歌一样唱出来。”林宝笑着说。

  上海往事:

  录音机为伴 勤学苦练飚出海豚音

  林宝十岁那年,父亲带着全家人回到上海。

  上海,一个与新疆完全不同的地方,高楼林立,人流拥挤,时尚摩登……“无论是穿着还是言语,当时的我都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

  不会说上海话,让林宝吃了不少亏。要强的她下定决心要说一口漂亮的上海话。于是她从学唱沪剧入手,每天放学写完功课后,就守着磁带录音机翻来倒去地听,“有些音韵不清楚的,就停下来一个字一个字地辨认和练习,最后听到磁带卡机。”

  凭借过硬的音乐和舞蹈功底,12岁的林宝从三万多名孩子中脱颖而出,顺利考入当时上海最著名的青少年艺术团体“上海电视台小荧星艺术团”,成为老师家长口中时常夸赞的“别人家的孩子”。

  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文化中国·美国亚文交响乐团2017金秋音乐会”上,林宝(中)献唱了沪语版《天涯歌女》和《九儿》。本人供图

  有一次放学,林宝慢慢悠悠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欣赏着上海的风土人情,在路过一家杂货小店时,被一个如电流般的美妙声音吸引住,回想起这件事,林宝感慨地说:“听到玛利亚?凯莉的歌,就会突然感到全身充满了力量。”

  为了能买到玛利亚7.9元一盘的磁带,林宝把家里每天给的五毛钱午饭钱偷偷攒起来,足足半个多月的下午她都在饥肠辘辘中度过,“英文发音,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个特别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于是,只要有空,她就趴在录音机旁反复听、反复念、反复唱,并把英文歌词认认真真地抄下来。

  渐渐地,林宝能游刃有余地唱很多英文歌,还能飚出高难度海豚音。好嗓子也需要勤锻炼,高中毕业后,林宝陆续参加各种演出,而这个极具爆发力的女孩,引起了一位特殊观众的关注,这个人就是林宝的伯乐——台湾著名音乐人曹俊鸿。在认真考察了林宝二十多场演出之后,曹俊鸿向林宝抛出了橄榄枝。

  能被曾经为刘德华、苏芮、蔡琴、张信哲、陈百强等写出众多脍炙人口经典歌曲的大师欣赏,林宝又惊又喜。当曹俊鸿对她说了那句“我们准备签合约吧”时,林宝知道,自己梦想的种子终于要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人生起落:

  坦然面对 从未放弃对音乐的追求

  2003年6月6日,是林宝永生难忘的一天。

  这一天,滚石唱片制作团队筹备2年之久、为林宝量身打造的首张个人专辑《沾沾自喜》正式在台湾发行。

  专辑中,林宝唱到了C8的位置,不俗的歌唱实力和沁人心脾的动人歌喉,迅速引发大批歌迷的追捧。专辑在台湾地区连续3周占据新人销售榜,5首专辑单曲同时盘踞热门点歌榜。林宝也因此将“天地英雄榜”最佳新人奖、Channel V“第十届全球音乐榜中榜”最佳新人奖、第十一届“东方风云榜”最佳新人奖等大批奖项收入囊中。

  2004年,林宝在与杜德伟、许绍洋、范玮琪、陈慧珊合作的影视剧《维纳斯之恋》中饰演女主角。本人供图

  2004年前后,受数字音乐的冲击,唱片市场开始走向落寞。“年轻的时候能一下子被大家认识,我很幸运。但是我也很清楚,当时我所到达的位置与自己的人生阅历其实是不对等的。”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林宝非常坦然,她说:“我也非常庆幸,没有一直红下去,才能让我有了后来这么多年的静心修炼、沉淀和领悟。”

  林宝现在在干什么?面对网友的疑问,林宝说:“我一直在坚持与辗转中寻找着自己未来音乐的方向。”

林宝(中)参加四川汶川大地震“汇爱成川 点燃希望”慈善义演。本人供图

  2008年5月12日,林宝录制第二张专辑《不乖》里的最后一首歌曲。汶川地震噩耗的突然传来,让她心头一颤,她紧忙联系远在四川绵阳的姥姥,但是电话一直打不通,而通往四川的道路被封锁也不能赶到前线支援,林宝在思考:我能为灾区做点什么?

  为灾区写一首歌。林宝和团队立刻停止了新专辑录制,花了三天两夜,赶制出了为汶川地震特别制作的单曲《别害怕》,鼓励幸存者坚强地面对生活。几个月后,有人告诉她,一个失去双亲的灾区小女孩,曾含着眼泪用稚嫩的声音唱着这首歌……

  2011年底,一张代表上海海派文化的专辑《上海歌姬》问世,主打歌沪语版《天涯歌女》更是多次被林宝唱到国际舞台,并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深受观众欢迎。

  2017年,林宝演唱了《和田玫瑰》和《离开故乡的人》两首具有浓郁新疆特色的歌曲,“这两首歌的词作者都是援疆干部,这对同样有着新疆生活经历的我来说,特别有感触。”

  全新征程:

  乐舞人生 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播到全世界

  除了音乐,舞蹈是林宝另外一样最难以割舍的东西。

  2005年,林宝开了个人舞蹈工作室,教授爵士舞、街舞、拉丁舞。一次偶然的机会,林宝接触到东方舞(即“肚皮舞”),并被其美妙绝伦的中东音乐和曼妙舞姿深深吸引,她有了想好好学习和钻研西域乐舞的想法。

  在唱片业最萧条的几年里,林宝如饥似渴地学习和吸吮着西域中东音乐舞蹈的养料。2008年,她踏上了去埃及游学的征程,“走出机场时,我怀疑自己产生了幻觉,因为埃及的人、道路与新疆特别像,感觉好亲切。”

  每天9小时,学会3支舞,林宝给自己定下严格的计划,等到回国时,几十支西域乐舞也一同被带回中国。后来,林宝又去了土耳其、俄罗斯等地方游学,学习新的音乐和舞蹈,慢慢地积累了很多东方舞的教学经验和感悟。

  “当时还没有‘一带一路’的概念,没想到,一路学下来,正好跟现在的‘一带一路’相呼应。”林宝笑着说,目前跟埃及、印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艺术家有音乐和舞蹈上的合作,“很多人都说我把人生最美好的时间浪费在了学习和教授西域乐舞上,但是我相信万事万物都不是偶然发生的,一定是有缘与相对的,我现在正在筹备关于西域乐舞的丝路唱片,十年前的执着通通派上了用场。”

  练习书法的林宝和她的绘画作品。本人供图

  五年前,林宝还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学习国学、书法、中国画、古琴,“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我的影响是极其强大的,以前我会紧张于自己表现得好不好,但是现在,我更倾向于随心随缘,追求细水长流、静水深流般的底蕴和自信。”

  在这个过程中,林宝的音乐曲风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最初的R&B流行乐到老上海流行乐,再到日渐浓郁的中国风,林宝也更坚定了自己未来要走的路,她说:“我现在给自己的定位是,我要成为一名能代表中国走向全世界的艺术家。”

  事实上,自2006年在新西兰举办第一场海外个人演唱会开始,林宝便一直致力于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努力之中。2016年春节,林宝登上美国国会山庄,成为首位在此地表演的的华人歌唱家;2017年中秋前夕,踏上美国纽约林肯中心的舞台,将代表中国和海派文化的经典老歌再次传到大洋彼岸。

  林宝告诉记者,几乎每年她都有国际文化交流的演艺活动,她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更要以新生代艺术家的姿态,做好传承与创新,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播到全世界,将是我今后持续努力的方向。”(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群)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