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任洪斌:以创新发展振兴实体经济

2017-10-23 09:5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振兴实体经济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实体经济抓上去”“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有关实体经济的重要论断。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实体经济是大国经济之本

  各国对国际金融危机痛定思痛后获得深刻教训:大国经济唯有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上,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争夺的新战略制高点。美国大力实施“再工业化”、德国加快推进“工业4.0”计划、英国深入规划工业2050战略,不仅体现出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调整,而且反映出各国对国际金融危机痛定思痛后获得的深刻教训:大国经济唯有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上,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政策都在着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推出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到2015年推出《中国制造2025》,国家政策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使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实体经济的庞大盘子,成为经济巨轮乘风破浪的“压舱石”。

  近年来,党中央把振兴实体经济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多项政策措施配套出台:新企业注册“立等可取”,“营改增”为企业减负超5000亿元,适当降低企业“五险一金”缴费比例,出台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这些政策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提振了企业家的信心。

  必须把实体经济由大做强

  我们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没有这个根基,我国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更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这5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实体经济功不可没。但是,我国实体经济总体发展上“大而不强”的特征仍然明显。主要表现为:近年来劳动生产率有所下降,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强,产能过剩问题凸显,适应新常态的动力机制尚待形成。以我国机械工业为例,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规模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但核心竞争力仍然不强,缺少高端产品。

  无论暂时的压力多大,有一点必须坚定不移,那就是:我们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没有这个根基,我国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更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取胜。推进实体经济由大变强,战略重点应从总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核心在于坚持创新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努力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向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一是要以技术改造为重点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二是以服务化为重点促使制造业走向高端。

  学习贯彻好十九大报告精神,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作为企业自身应找好抓手,努力向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

  一是以技术改造为重点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要赢得世界的认同,就必须有领先他人的核心技术。我国实体经济大多数产业尚未占据世界产业技术制高点;一些生产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的国产产品,技术质量和档次并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一些国产产品的整机质量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关键零部件仍依赖进口;我国产品的品牌价值薄弱,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竞争力差距较为明显。这都需要企业紧抓技术创新,向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

  二是以服务化为重点促使制造业走向高端。实体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拓展,除了关注“前端”的研发、设计,更需要向“后端”的销售、物流、售后服务发力。例如,我国汽车行业的“微利时代”可能贯穿于产业转型整个过程,如果企业仍然局限于简单的产品制造,必然会走向“死胡同”。传统制造企业需要由单纯的制造产品转向制造价值,这个价值就来自于服务。

  振兴实体经济,事关发展全局。我长期工作在中国机械工业领域,对于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机械工业有着深刻的体会。特别是对高端制造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使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让更多的产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面向未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将拿出更大的担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紧紧围绕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为振兴中国机械工业作出更大贡献,在新时代展现出国有企业的新作为!

  (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党的十九大代表、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任洪斌)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