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委员认为,人民币汇率目前总体平稳。中国绝不会以人民币贬值促出口,绝不会打货币战。今后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未来人民币汇率完全有条件继续保持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是金融领域的行家。要想求解市场普遍关心的人民币汇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等一系列问题,问易纲委员是个好选择。在全国政协经济界别第36组首场小组讨论的间隙,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易纲委员。
“汇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人民币汇率目前总体上是平稳的。”易纲委员认为,与美元、欧元等可兑换货币的汇率相比,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相对较小;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货币相比,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更小。
易纲委员进一步解释说:“影响一国汇率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政治形势、经济走势、股市债市波动、市场预期变化等都包括在内。2003年以来,中国一直强调人民币汇率应该参考一篮子货币。2005年推行汇改、2010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缓和后继续推进汇改、2015年8月份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2015年11月份推出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这些举措都是按照既定思路步步推进的,也让参考一篮子货币更加透明、有规则、可预期。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全球200多个经济体都是中国直接或间接的贸易伙伴,人民币只有参考一篮子货币,才能全面反映贸易品的国际比价。”
从更长的周期来看,一系列数据也显示出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稳定强势的货币特征。“中国绝不会以人民币贬值促出口,绝不会打货币战,这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考量。今后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未来人民币汇率完全有条件继续保持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易纲委员说。
针对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资金“脱实向虚”潜在风险、如何让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等问题,易纲委员表示:“我国整个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的出发点,都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当然,支持实体经济也要考虑效率问题和优化问题,要通过有效措施来降低其中的风险。其中,过剩产能就是一个风险点,企业生产的产品若无人问津、存货卖不出去,就会变成不良资产,导致企业可能还不起银行贷款。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尤需注意防范并化解各种潜在风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琳)
更多报道请见 “稳中求进 团结奋进——2017全国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