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建言"健康中国"建设"治病防病不光是卫生部门的事

2017-03-15 09:4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7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一系列提法,引发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

  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从医保到医改,从改善生态环境到扶贫攻坚,每一项工作瞄准的都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环节,有了更多具体要求和量化指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副所长董小平说。

  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需求从‘能看病’已经向‘看好病’‘不得病’方向转变。”全国人大代表、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主任陈海啸认为,健康的内涵和外延已经超越了医疗本身,健康服务应该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既要治病更要防病。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卫计委巡视员王宝山提出,现在医疗资源仍存在向大医院集中的趋势,要加强科学规划,大力发展专科医院,推进分级诊疗,吸引患者在基层就医。同时,通过组建医联体、发挥医保和价格的政策引导作用,畅通双向转诊渠道。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吴忠市同心县王团镇罗家河湾村村医马玉花认为,应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的软硬件投入力度,提高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待遇,强化基层医疗诊治能力。

  全民共建共享大健康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三医联动”,强调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李玉峰认为,“三医联动”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关键的一环,必须完善健康管理体制的建设,推进跨部门、跨领域协调联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葛明华表示,健康中国建设要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健康发展,应该从实施上抓流程和效率,从出口上抓监管和规范,打破旧制度藩篱,打通医药体制的全链条,相关部门应协同配合,建立联动办公的高效率体制。

  “传统观念似乎认为,健康和疾病治疗问题只和卫生部门直接相关,但共建共享所强调的,是所有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应该重视社会资本在健康中国推进过程中的作用,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陈仲强建议国家应给予社会办医机构更多实实在在的支持,要让公私医疗机构享受同样的发展机会。

  国民健康手段更完善

  “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的主要任务是把‘健康中国’路线图、时间表细化为施工图……做好深化医改的‘立柱架梁’任务,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和综合监管制等五项改革。”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指出,“健康中国”针对个人生活与行为方式、医疗卫生服务保障、生产与生活环境等健康影响因素,提出了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任务。

  全国政协委员、奇正藏药董事长雷菊芳认为,随着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产业将迎来大发展时代。“当前,绝大多数天然药以中药为主,民族药大概只占不到1%。建议随着中医药法的落地,尽快设立品种准入并适当调整审评制度。”她说。

  “推进‘健康中国’,应以科技创新改造传统健康产业,发展数字健康远程医疗、基因检测等新兴健康产业,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管理。”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指出,应发挥医疗大数据的作用,以打通“互联网+”医疗为切入点,让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深入每个老百姓身边的场景。“如果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推广远程诊疗系统,就能使偏远地区的群众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吴佳佳 于 泳 韩秉志 拓兆兵)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