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海军陆战队女兵参加阅兵 1年前在读大二实习

2017-07-30 17:53 来源:中国军网

  (原标题:军网记者目击建军90周年阅兵式:朱日和时刻)

建军90周年阅兵式:女兵朱晓琳一年前还在读大二

  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位于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受阅部队。查春明 摄

  滴答、滴答、滴答……

  离激动人心的时刻,只剩下最后60秒。

  女兵朱晓琳再次用力眨眨眼,屏住呼吸,在心中默默倒数。一年前的今天,读大二的朱晓琳正进行暑期实习。她穿着干练的职业装,忙碌地穿梭于广州一家公司的各个办公室。今天,作为海军陆战队方队乘员,朱晓琳将迎接她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她要时刻保持最佳状态。

  距离朱晓琳直线距离几百米的地方,战士刘征洋把眼睛睁得溜圆。两年前的今天,从四川传媒学院导演专业毕业的他,正在某剧组做导演助理,他最大的梦想是拍一部军旅电视剧。今天,这个来自“中国首支专业蓝军旅”的高大小伙,将成为一场炫酷大片的主角——他将作为联合战役军团方阵中的一员,接受习主席和全国人民的检阅。

  与朱晓琳和刘征洋相比,同是90后的空降兵梯队乘员马有金,已经是个“老兵”。三年前的今天,马有金正在参加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联合演习。战斗打响,马有金作为副射手,辅助主射手将一枚枚防空导弹打向苍穹。当看到“战火纷飞”,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男子汉”!自豪!

  时间的指针,转动到公元2017年7月30日上午9点整。

  新中国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开始了!

  这一时刻,将永远镌刻在他们的军旅生涯中,更会镌刻在他们的人生年轮上。

  这,是属于三个90后士兵的光荣时刻!

  这,是属于一支90年军队的辉煌时刻!

  这,更是习主席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首次亲临朱日和,在沙场检阅部队的重要时刻!

  30天前,香港回归20周年,习主席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696天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习主席检阅了陆、海、空、第二炮兵和武警部队。从北京天安门,到香港“东方之珠”,再到如今的漠北戈壁朱日和,这是习主席第三次检阅三军。

  此刻,党旗、国旗、军旗,迎风招展。护旗方队庄严驶过。风吹旗展的一刹那,站在记者席的我,已完全忽略自己“记者”的身份。此刻,我就是一名最普通的中国人。此刻,人,仿佛会失去某种感知,所有的神经都处于兴奋状态,完全被神圣感笼罩着。

  伴随着一阵轰鸣,我抬头仰望天空。“八一”“90”纪念标识梯队,正从头顶飞过。

  八月一日,每一个中国军人心中最神圣的日子!

  9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已是耄耋之年。但对于中国军队来说,90年,风华正茂!

建军90周年阅兵式:女兵朱晓琳一年前还在读大二

  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位于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受阅部队接受检阅。陈建力 摄

  望着远去的“八一”“90”,我想起了初中历史课本里的那段文字:“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传来第一声枪响,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了……”2016年,我赴南昌采访。在南昌市于固路,一座教堂的青砖上,3个弹痕清晰可辨。凝视弹痕,我仿佛看到90年前的战火。而此时此刻,我站在成吉思汗曾策马扬鞭的古战场上,仰望纪念标识梯队,深刻体会到:回望历史,是拥抱未来的最好姿态。

  “哇!”随着周围人的一声惊呼,我的视线被远处的轰鸣所吸引——36架“铁甲战鹰”组成的空中突击梯队来了!

  “霹雳火”武直-10、“黑旋风”武直-19、“大黄蜂”直-8B,我细细观察着这些飞翔于“一树之高”的战鹰,发现它们并非以往常的楔形队形出现。

  看!“大黄蜂”越飞越低,逐渐悬停。突然舱门开启,藏在它“肚子”里的士兵冲锋下来。与此同时,两组武直-19在附近空域,低空盘旋警戒。连长冯时和飞行员汤军,隔着玻璃,对对方竖起大拇指。这是他们在完成任务后的一个习惯动作。这也是“空地两种力量默契融合的一个独特标志”。

  这是阅兵场上的一张新面孔。空中突击旅,是在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中,首次进入人民军队序列的。今天,也是这支新生空中突击力量的首次亮相。

  这又是一张熟悉的老面孔。作为中国陆军首支空中突击旅,前身可以追溯到1955年9月在牡丹江成立的“空军第一救护大队”和1937年11月在河北高阳组建的人民自卫军。

  一气呵成!士兵突击!

  “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此时此刻,方志敏烈士《可爱的中国》中的深情告白,仿佛回荡在朱日和戈壁。此时此景,应是他所坚信的“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轰隆隆——”大地震颤!99A式主战坦克伴随滚滚硝烟从我面前开过。距铁甲方阵仅五米之遥的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观察这个被称为“陆战之王”的大家伙,心脏也随着它的巨大轰鸣在震颤。

  99A式主战坦克是阅兵式上的老面孔——2009年国庆大阅兵上,首次排成箭头状驶过长安街。当年那个打头的锡伯族战士丁辉,如今已成长为一名二级军士长。

  99A式主战坦克又是新面孔——一年初秋,丁辉和战友们驾驶着99A式主战坦克首次亮相演兵场。横进侧打、快进快打、大密度火力打击……这个大家伙看似笨重,却在丁辉和战友们的“调教”下,成为一个“灵活的胖子”,在近些年的演兵场上,屡显神威。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紧随其后的步战车方队、自行火炮方队、反坦克导弹方队,如一道钢铁长城,展现出陆上作战群披坚执锐的雄姿。

  首次出现在阅兵场的信息支援方队、电子侦察方队、电子对抗方队,组成一记信息作战“铁拳”,惊艳亮相。随后而来的无人机方队,虽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但它的现身,还是让大家无比振奋。你可别被它洁白的机身和可爱的造型给“萌”到,这个“小家伙”可厉害着呢!而它所列装的部队,也是全军第一支某型无人机部队。

  特种作战群由特种兵和特战装备方队组成。某型特战车,看起来小巧玲珑,但却是特种作战的“神器”。如果你也是《我是特种兵》电视剧的粉丝,那看到这一作战群,一定会惊呼,这比电视上的还要帅!

建军90周年阅兵式:女兵朱晓琳一年前还在读大二

  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位于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纪念标识梯队。查春明 摄

  儿时,羡慕神话故事里的“千里眼”!如今,在阅兵场上,我军的“千里眼”再次现身——预警雷达方队。论造型,论能力,都甩神话故事里的小神仙好几条街!紧随其后的地空导弹方队,仿佛手持长缨的神兵天将,威风凛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防空反导作战群中的弹炮系统方队。为什么特别?因为这个方队是由一对“CP”组合——空军某地空导弹旅和陆军某防空团,这是它们首次以陆空联合的形式,在阅兵场上“秀恩爱”。空军某地空导弹旅的前身,是我军组建最早的高炮部队,为国土防空立下赫赫战功。而陆军某防空团,是我军防空作战的一只“铁拳”,在“和平使命-2014”联合军演里的表现让人拍手称赞。这对“CP”,“门当户对”。

  望着一辆辆战车飞驰于朱日和戈壁之上,我第一次觉得,飞扬在阳光下的滚滚尘埃也那么好看!这尘埃,是战车卷起的烟尘,这烟尘,包含着我军的峥嵘岁月。

  时间在往前走,许多历史已凝成永恒。不知90后的战士们,站在我军最先进的战车之上,是否会想到革命先辈如何穿着草鞋杀出血路?当仰望着鲜红的旗帜,是否知道这旗帜下,人民军队打了多少大仗、恶仗?打从进部队就喊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否真正理解了“苦”与“死”的涵义?或许,经历了今天的荣光时刻,我们可以将平面的记忆再次升华。

  9点40分,干旱的漠北戈壁迎来一阵清凉。海军陆战队方阵,以及海军导弹第一方队、海军导弹第二方队,像一层层蓝色浪花涌了过来。这是此次阅兵的海上作战群!

  今年年初“新春走军营”采访活动,我来到朱晓琳所在的海军陆战队某旅女兵队。

  上一次相见,还是在温润的南国。这一次相见,是在漠北草原最有野战味的阅兵场。

  上一次相见,新兵们还是天真孩子的模样。这一次相见,她们已经出落成刚毅的中国军人。

  此刻的她们,英姿飒爽,此刻的她们,作为帅气的女战斗员,接受检阅。

  可我知道,她们骨子里,是水一样的柔情。她们也会八卦,也会花痴;会因为训练伤疤,在外出时很少穿裙子;会把写在日记里的小诗,悄悄拿给我看。我们会一起讨论哪个面膜更好用,会讨论芦荟胶和黄瓜哪个更能修复晒伤,会讨论热播偶像剧里的男主角,还会一起放声唱首跑了调的流行歌。

  可只要上了“战场”,她们会自动忽略性别——吃着和男兵一样的苦,受着和男兵一样的罪,担负和男兵一样的任务。女飞行员刘文力曾说过的,离地三尺,不分男女。这些女兵,也一样。她们不要当花木兰,也不要当穆桂英。在她们心里,自己是“踏破贺兰山阙”的岳飞,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班超!

  2015年胜利日大阅兵过后,有外媒评论,中国阅兵,是在“秀肌肉”。在我看来,阅兵场,的确是一个“秀场”。我们秀的,不仅是日渐强壮的“肌肉”,秀的更是人民军队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坚定决心!

建军90周年阅兵式:女兵朱晓琳一年前还在读大二

  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位于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坦克方队接受检阅。李刚 摄

  今天,八月一日,是属于中国军人独有的“秀”时刻!

  今天,在“秀”时刻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更多突破性时刻——看!空中作战群来了!

  “空警-2000”预警机,如展翅鲲鹏,背负蓝天。

  “战神”轰-6K来了!9架“战神”分为三个梯队,如离弦之箭,刺破苍穹。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中程轰炸机。2015年7月,轰-6K和歼击机、侦察机、空中加油机共赴南海,执行例行性巡航。2016年,轰-6K首次突破第一岛链。从飞机舷窗向下看,蔚蓝的海水令人心旷神怡。看着这样画面的我们,心潮澎湃!

  “胖妞!”看见运-20运输机的那一刻,我激动地叫了出来。

  只见“胖妞”带着两架运-9运输机,在蓝天上翩然飞过。这是运-20在2016年列装部队后的首秀!

  飞行员们说,“胖妞”颠覆了许多以往的观念,改装的过程,像是重修了一个学位。西部战区航空兵某师师长、运-20首任机长杜宝林,透露了更多信息:运-20在列装7天后,就完成首飞;两个月后,千里奔袭至某联合作战演训场;前不久,运-20首次担负大机群、长航时、跨域运输投送任务。

  厉害了,我的“胖妞”!

  朱斌,空军航空兵某师师长。这一次,朱斌第三次和他的“老伙计”轰油-6接受检阅。从1999年国庆50周年首次亮相,到此次沙场点兵,他们跨越了18年。这期间,轰油-6参加了中俄联合军演,首次实现了国境线加油;参加“使命行动-2013C”跨区机动战役演习,深入南海腹地为某型歼击机加油。这,都标志着加受油能力的巨大突破。今天,就是轰油-6的18岁“成人礼”!

  中国“飞鲨”呼啸而过!虽身在朱日和,但仿佛也能看到“飞鲨”在航母甲板起飞时,那漂亮的14°起飞仰角!那是中国舰载机骄傲仰头、呼啸海天的仰角,那是中国航母滑跃起飞的仰角!张超,看到此景,你心可慰?

  3架歼-20、5架歼-16、7架歼-11B组成的歼击机梯队,如一只凶猛的猎鹰,又似一把出鞘的利剑,在湛蓝如洗的天空中,留下潇洒帅气的身影。

  战车两侧捆绑降落伞,空降兵威武挺立于战车之上。又是一对陆空组合!身边一位新闻前辈感慨:“重装空投时代来了!”

  梦想,是“一幅需要付出很高代价的作品”。1949年国庆大典上,周恩来总理那句“让飞机多飞两圈”,让人心酸。多一架战机,多一架先进战机,是周总理的梦想,是全中国人民的梦想。那时,站在天安门城楼,眺望着飞了几圈的老式战斗机,周总理心中一定想到了今日中国空军之盛世!如今,鹰击长空,正如网友所言:今日盛世,如您所愿!

  “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鸽哨声伴着起床号音……”在《当那一天来临》的旋律中,综合保障群和反恐维稳群浩浩荡荡通过观礼台。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无论是综合保障,还是反恐维稳,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他们的日常里,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翻看历史,不难发现:一支军队的活力,源自创新。那么,一支永葆活力的军队,必然事一支勇于创新的军队。

建军90周年阅兵式:女兵朱晓琳一年前还在读大二

  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位于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火箭军部队方队。吴晓凌 摄

  建军节大阅兵的压阵之笔——战略打击群震撼登场!这也是人民军队序列中最年轻的军种——火箭军,在阅兵式上的首度亮相。又是一个新面孔!但其实,这也是我们熟悉的老朋友。从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中国战略导弹首次揭开神秘面纱至今,33年间,“大国长剑”早已露出锋芒。

  核常兼备导弹导弹、常规导弹、核导弹,这些被网友称为“东风快递”的大家伙们,每一次出场都让人震撼不已。而在这些脱胎换骨的武器装备背后,是一支与之相适应的“人才方阵”。

  在受阅官兵中,有60多名“一道杠”。他们来自同一所学校——火箭军工程大学。即将毕业的他们,在朱日和训练基地领取了“毕业证”,在阅兵现场留下了最帅气的毕业照。而在不久的将来,他们都将成为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

  如果说,看战车、战机从眼前高速通过,心脏会随之加速跳动,那么,眺望它们远去的背影,你会感受到什么叫“战场”!站在记者席,我望着远处飞扬的硝烟和尘土,仿佛在近距离欣赏一部战争大片。此时此刻,我的内心只有一个感受:燃!

  我军首支蓝军旅旅长满广志,曾置身朱日和山丘之上俯瞰战场感慨:“在这片土地上,你能听到中国军队信息化变革最强烈的脉动。”满广志从一场场红蓝对抗演习中,听到了中国军队发出的最强脉动;今天,我同样站在朱日和训练场的大地上,以最直观的方式,获得了同样强烈的感受!

  正午12点,喧嚣的阅兵场归于平静,3个90后士兵各自回营。

  很快,朱晓琳将进入今年的海训,即将退伍的刘征洋将动笔写出他的军旅剧本,马有金也将投入下一场实兵演练……90年的军队,交给90后的士兵,让我们放心!

  “作为和平时期的军人,我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经历战争,但我愿意用自己的一辈子时刻为战争做准备”。看着90后的他们,看着这支90年的军队,我知道,和平时期的中国军队,从来没有停止准备打仗的脚步。这脚步,越走越疾。那脚步声,振聋发聩。

  滴答、滴答、滴答……

  公元2017年7月30日——

  这是朱日和时刻,这是中国军队时刻!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袁立聪)